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305
小学高年级“问题学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问题学生”是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难题,正确认识和教育“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应当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问题学生”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因,它的出现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他们,做到理解、宽容、沟通、激励,用真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真正感到师爱的温暖。[关键词]问题学生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一个班级既有好学生,又有出现问题的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个别学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对于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一、“问题学生”的定义 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初期,处于一个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正是这个时期,使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最容易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思想、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出现了许多教育上的难题,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这些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学生”。 二、“问题学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进入大部分学生家庭,不少高年级学生迷上电脑游戏、聊天,成了“小网虫”,影响了学习。 一旦“网瘾”上身,彻夜不归,犹如吸毒成瘾一样很难戒绝,彻底地做了网络的俘虏。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有欠缺,迟到、好动、说谎、破坏公物,学生容易冲动,不能容忍别人对他一点的侵犯。一旦脾气爆发,很难控制住自己,行为常常具有攻击性。有的学生思想端正,但智力发育迟缓,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苦功。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我曾多次问及各届面临升学的“问题学生”:“你们长大了,准备干什么?”“不知道!”学生一脸的茫然无知。对于有上进心、成绩好的学生,部分“问题学生”投去的不是羡慕的目光,喊出的不是赞美的话语,而总是用挖苦的腔调进行嘲讽。 三、“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因,它的出现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孩子无人管教,行为不受拘束,形成了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有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与孩子长期分离,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缺乏必要的关爱、交流和沟通,这些学生往往成为“问题学生”。 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条件、环境污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有些直接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有些通过中间环节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生长发育的生态体系。如贫穷、营养缺乏、居住拥挤、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缺乏卫生知识、离婚、性病、子女过多、经济危机等,不仅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较富裕的国家,这些社会因素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是明显存在的。 学校教育“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除直接受家庭、社会影响外,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