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596
论大学生犯罪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上生趋势,而且犯罪恶性也在逐步扩大。大学生犯罪是在其犯罪心理下支配下实施的,而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个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状况,接着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是强烈的自卑心里、享乐愿望强烈、冷漠的心理、嫉妒失衡的心理等。最后文章提出了遏制大学生犯罪,矫正与预防大学生犯罪心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 犯罪心理 成因 预防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犯罪状况及特点 (一)大学生犯罪状况 大学生犯罪就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在高效学习的大学生,基于自己的主观过错,对事件进行作为或者不作为,而导致违反法律规定,破坏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利益等的危害性行为。大学生群体是青少年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犯罪学研究中,对青少年的界定是14周岁至25周岁。“文革”前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并不突出,仅占20%-30%,其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占犯罪人数的6O%,大学生犯罪上升为2.5%;从70年代后期开始,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之势,近几年来占到了刑事犯罪的80%,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