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906
论以经典教育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探索 [摘 要] 智力培养固然重要,然而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德育”却更为重要,它能把孩子塑造成为有爱心、有自信、讲文明、爱劳动、性格健全、心理健康、品行良好的身心协调发展的人。幼儿的品德教育是对幼儿良好个性、行为、习惯及心理品质的培育,只有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算是一个健康文明的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所以,德育教育是启蒙之关键、教育之根本,其成败关系孩子的一生,应从小抓起。[关键词] 德育教育 经典教育 幼儿
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古人云:“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澄之则淳而清,动之则流而浊。”在古时候,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子教好。因为小孩子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地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姐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子这一时期学习的重要时段就非常地可惜。 广义的经典文化可以理解库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数术等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经典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经典文化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经典文化不是一种保守的学术,而有其开拓性,其内容是无限的、是扩张的、是推陈出新的、是具有创造性的、是兼容并蓄的、是可以吸收外来文化而融合的。因此,经典文化的范围可以说是广大而日新的,包括全部固有的中国学术,也涵盖现代新的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成果。 经典教育是人生艺术的教育。教育分为两大类: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是推理的教育,由浅入深,秩序渐进;艺术教育是薰陶的教育,一步登天,反复浸泡。以书法为例,一开始就要临,一辈子临下去,叫做反复浸泡。还有一个与临贴同样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有内行的师傅引路,否则一辈子临贴,也未能入门。临贴等于读经,师傅引路等于师承,这就是经典教育的两个核心内容:学经与师承。学书法要有字贴,学做人要有“人贴”。“人贴”就是我们的《弟子规》等经典。然而光是读书没有师承,死的文字就难以转化为活的事实;就如背了一大堆没有师傅的指点,还是无法跟实况挂勾。孩子没有在日常实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