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940
浅谈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奖惩策略[摘要]长期以来,奖惩问题已被心理学界、教育界和管理学界作为研究的热门课题。只要奖惩应用得当,就能发挥重大的激励效应。然而,奖惩又不总是必然地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一旦应用失当,就可能引发人们心理上的不满或怨恨,以及行为上的消极或对抗,从而损坏奖惩的激励功能,以期对教育管理者提高其教育水平提供帮助,对科学管理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地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借鉴。[关键词]奖励 惩罚 原理 策略 积极性 随着强化理论研究的深入,赏罚问题在心理学界、教育界和管理界得到更为广泛的研究。对于强化理论和赏罚问题这二者的联系,我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梁述贤指出,所谓强化理论研究,反映在经济管理上就是赏罚问题的探索,只有赏罚得当,就能强化经济上的管理。华中师大教育系教授吴奇认为在教育管理上实施赏罚制度,奇效应十分敏感:它可能是充满气的皮球,也可能是泄尽气的轮胎。笔者认为借鉴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学校教育管理中对教师实施奖励和惩罚时应遵循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管理水平和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奖惩的基本意义在教育管理上实施奖惩制度,其基本意义有:可以激发竞争的情绪,促使领导或教师发挥最大的潜能,以满腔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投入在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师自觉加强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以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效率和质量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一个教师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