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689
班主任培训的有效方式探究
[摘 要]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其岗位性质与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班主任发展的专业化特点,而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培训教育。通过综合培训、校本培训和自主培训三种基本培训模式,实现专业道德的建设、专业知识的完善和专业技能的形成三个目标。[关键词] 班主任 综合培训 校本培训 自主培训
200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8月31日,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由此开始了课程改革以来面向班主任的培训热潮。但是,从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现状来看,还远远不能适应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和专业发展要求。班主任培训的有效形式探究成为但前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部分学校班主任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笔者参与组织乐清市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初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实践,提出通过综合培训、校本培训和自主培训三种基本培训模式,实现班主任专业道德的建设、专业知识的完善和专业技能的形成三个目标。 一、当前中小学班主任的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 当前各中小学校在聘任和使用班主任工作上存在偏差:一是各学校在选拔、培训班主任时普遍陷入给年轻教师、主课教师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根本不管他们是否符合班主任工作的素质要求。二是学校平时把大量的各类工作压给班主任干,造成班主任几乎没有休息、学习、反思时间,没有精力用在充电和业务提高上。三是学校也很少对他们开展正规的培训教育和训练,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激发和专业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