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513
浅析提高学校管理效果
[摘 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学校倡导搞校长负责制,一时学校的“一把手”的权利膨胀,某学校的校长在大会小会上,“下岗”一词使用频繁,今天说你完成不好这项任务“下岗”,明天布置另一项任务说做不好“下岗”,“下岗”的压力搞得老师们心神不定,做事小心翼翼不说,还有个别的领导说:“以后不用公办教师(专业学校毕业 ),用代课教师(临时请来),我不信,两个代课教师比不过一个,这样,学校发的工资就少了。”学校的工作氛围很不利于教师们安心工作,有的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人际交往,教师之间结盟考核打高分以防“下岗”,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持原的水平。二十一世纪开始了,学校的心理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教师们现在面临的是教师改革,新的问题可能又要引发新的问题。我想,我们改革目的是使现代教育与现在面临的社会生存大环境息息相关,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校长们必须与时俱进,为构件和谐校园,[ 《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9期 鲍东明著《快乐校长营造和谐校园》第12页。]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学校管理效果。[关键词] 权力影响 营造氛围 提高 管理效果 首先,学校管理活动是由领导者、教职工、学生、财、物、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既有有型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心理氛围,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学校管理活动是教职工、学生在学校领导下实现学校各项目标的活动。在学校领导与教职工,领导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沟通,所形成的心理氛围里,领导是最关键的因素,在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学校领导只有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师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和谐振和共鸣。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者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有利于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促进领导与教师、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相容和感情交流,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正常的开展,使师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中去,否则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压抑等不良心理;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师生的生理、心理痛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我认为,从观察一所学校教职工的脸色,精神面貌便可知这种心理氛围的好坏。[ 林崇德 辛涛 邹泓著《学校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85页] 为提高学校管理效果,学校领导怎样才能营造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呢?重视校长的成长,从校长自身因素出发加强培训达到提高[《校长学》卢元锴著《校长学 》,华文出版社,1999年5第1版 2000年9月第3次印刷第35页. 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