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398
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文章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学生技术技能培训为中心,办学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实践“订单式”,“2+1”,“工学交替”等产学结合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订单式” “2+1” “产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3月17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自创办以来,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抓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以学生技能技术培养为重心,办学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坚持走工学结合道路,通过实践“工学交替”、“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开辟了学生就业空间,而且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职业教育道路。本文拟就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作简单的分析。 一、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按照企业需要的教育内容和人数,量体裁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由于学生毕业前已经有了工作单位,企业也能得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因此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学院材料系的染整技术专业 ,从中国棉纺色织行业协会、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全国棉纺织印染产品调研中心共同主办的“2007年全国棉纺织、色织、印染产品开发年会”上得知,中国印染、棉纺织、色织产品高素质技能人员严重紧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 染整技术专业与具有全国牛仔布基地之称的开平富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合作,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