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857
创建教师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 新世纪、新的教改形势的要求,原有的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中正确诱导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的要求,因此学校要在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使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利用榜样激励;竞争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班主任工作激励等各种手段相结合调动教师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人任务。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 榜样 竞争 满足需求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关键在于教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转型的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由“执行者”转变为“创造者”,由“组织者”转变为“开发者”。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已不再仅仅是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还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会反思、创新,主动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创造者。面对新的教改形势,原有的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中正确诱导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张扬的要求。因此重新创建能激发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的激励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创建良好的群体氛围,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激励教师积极工作的内在动机可归结为两大方面,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就教师心态及其工作特点来看,“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即使在今天也有着不可低估作用的传统观念,仍在左右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他们能承受着相对清贫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却不能容忍领导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关心、不理解和不尊重。情感因素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