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性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合理选择的目标的愿望和能力,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母亲作为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对儿童的自主性发展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状况,以认知领域和家庭教养为两条主线,分别总结了本世纪30年代至今的各国研究,分析其利弊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研究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建议。 [关键词]:母亲权威、自主性 一、 问题提出 自主性是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通过其自主行为探索周围的世界,学会适应环境。具有较强自主意识的儿童,思维更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影响了儿童社会关系的建立。对自主性的追踪研究发现具有自主性的儿童社会适应性强,与同伴交流的机会更多,并有更多的户外或户内活动,[ Miretta Prezza,Stefania Pilloni,Carmela Morabito etc.The Influence of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Children’s Independent Mobility and Relationship to Peer Frequentation. Jou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11:435-450]即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此外,自主性发展良好的儿童抑郁的表现很少,更具有与人交往的信心。[ Kee-Lee hou.Emotional autonomy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The Journal od Genetic Psychology.2000,161(2);161-168] 不仅如此,自主性与自信心、自我评价之间也存在密切相关,自主性强的儿童往往愿意进行个人独立思考。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特别是溺爱和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