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五要素
构建和谐企业,既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保证。和谐企业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善于抓住以下几个要点是十分必要的。 构建和谐企业,科学发展是关键。发展是企业最大的主题和最根本的任务,当然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而发展必须讲科学,不科学的发展,不仅不会带来和谐,反而会造成新的不和谐。对此,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发展,自觉以节约型社会的市场需求组织科研、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决避免人为的短期经济和社会行为,做到企业发展速度与资源、环境、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构建和谐企业,稳定是前提条件。企业和谐首先意味着稳定有序,稳定有序是和谐企业的发展状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条件。营造稳定的企业环境,首先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人最大的需求是生存权,如果生存权无保障,根本谈不上稳定和发展。企业必须把安全工作当做“天”字号大事来抓,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保护条件,做好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次要协调好劳动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职工的利益都由政府代表,尽管整个社会运行效率较低,但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简单。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则追求收入最大化。职工的收入和劳动保障都在成本中占有重要比例。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的心情就越迫切,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就越难协调。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不能同步增长,职工感觉不公平,必然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的发挥,那种以不给职工增加工资、压低工资甚至拖欠工资为代价换取所谓“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是十分危险的。建立并实践公平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且更迫切。当然,公平并不等于平均,这一点必须清楚。企业应努力协调好基层单位之间、干群之间、新老职工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利益关系。再次是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并要注意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构建和谐企业,干群关系融洽是基础。干群关系是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只有干群关系融洽,才能共同致力于企业发展,和谐企业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建立融洽的干群关系,关键是各级干部要转变观念和作风。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确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理念,把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着眼企业发展,切实改进作风,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关心职工的疾苦,解决职工的困难,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推行政务公开,凡是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问题,都要坚持公诸于众,接受职工监督;加强廉政建设,规范物资采购、工程招标和材料保管等,努力防范损害职工利益的问题发生。 构建和谐企业,深化改革是最有效的手段。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总体上讲,企业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都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是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的。企业要对自身进行大胆改造,稳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坚决杜绝流于形式、名不副实的做法,坚决杜绝国有股“一股独大”和股权平均化的倾向,真正建立起各负其责、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未来的企业改革将更多元、更深层、更艰巨,我们要坚持不懈抓改革,依靠改革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消除企业运行中不健康不和谐的因素,解决企业经营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还离不开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的有力支撑。企业要注重构筑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和谐。努力做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实现竞合共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知荣明耻、诚实经营、照章纳税、热心公益、兴企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