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赢余管理是一种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我们既不能让管理者满足私利,使债权人,政府的收入遭受损失,也不能完全否认盈余管理还具有向资本市场传递内部信息的作用.在考虑政府当局以及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可以给管理人员一定的操作空间,让他们利用赢余管理对企业未预期的状况作出灵活反应,这样对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观点来源:看过一点儿<实证会计理论>.其中提到了琼斯对美国处于进口救济调查中的公司低掉报告净利润行为进行的研究.琼斯发现,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调查期间,被调查企业为调减收益而调整应计项目的金额,明显比未受到调查的年份要大的多.所以就想也许可以从这本书出发来写这篇论文. [关键词] 盈余管理、经济、利益、治理、发展、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原因研究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管理为了给企业和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的和非会计的手段,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性行为,狭义的盈余管理仅指非法的或欺诈性的盈余操纵行为。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管理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在什么是盈余管理的问题上,中外有和多不尽相同的表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曾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其中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某些私人利益在向外部披露财务报告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 Healy和Wahlen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所进行的披露管理。 而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李明辉认为盈余管理又叫利润操纵或利润管理,是管理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从而使自己获益的行为。 张鸣、刘华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根本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的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的水准。 二、我国证券市场问题与发展并存在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至2009年下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总市值达到22.34万亿元,超过了前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年度融资市场。资本市场的强劲发展,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条件,也对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我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建设、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融合的步伐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尽管发展势头很好,但同事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比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中小投资者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股市泡沫膨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和危及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在上市公司中,出于大股东利益和公司经理层自身利益的需要,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行为,困扰着会计界。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多是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实为当务之急;同时,由于在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监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找出监管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对于完善监管政策、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盈余管理其实就是企业靠种种会计技巧玩的一些”智”,但是如果玩过火损害了社会利益,一旦被查出来就会在社会上失去”德”,它的品牌形象会因为使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在人们心目中名声扫地,其未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在人们眼中也会大打折扣.其实说透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些被处罚的企业只是进行了过度的赢余操作,而一般的赢余管理是每个企业都会考虑用来获利,增加未来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法.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990年,1991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之时,正是我国国有企业经历困境,业绩滑坡的时候.紧接着我国就进行了企业改制,建立股份制公司,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剥离或者合并而来”创造条件”进行的上市,许多公司在上市后就开始亏损.为了达到改变公司业绩,平滑收益,管理人员收益最大化和节税等目的,一些企业就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法,包括:关联交易,会计变更,虚报收入,利用政府补贴或减免税的政策,利息资本化等,不少上市公司成功的”摘星”,”摘帽”,盈余管理”功不可没”. 其实说到底,赢余管理是一种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我们既不能让管理者满足私利,使债权人,政府的收入遭受损失,也不能完全否认盈余管理还具有向资本市场传递内部信息的作用.在考虑政府当局以及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可以给管理人员一定的操作空间,让他们利用赢余管理对企业未预期的状况作出灵活反应,这样对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那么,对于赢余管理监管部门到底管还是不管?当然要管!缺乏监管的盈余管理会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那么,应怎么管?首先,我们要改革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一些企业的领导为了应付人事任免考核谋求连任,往往对其经营业绩进行短期的赢余管理.因此,应当引入经济增加值等建立起一套长期,短期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其次,改变我国目前高管薪酬刺激形式不合理的状况.仅仅以会计信息作为高管报酬的依据会导致管理者有较大的动机去进行盈余管理.应逐步推广高管股票期权计划,把高管和投资者绑在一条船上,从而减少他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推进股票发行制度的科学化和市场化. 当然,说着容易做着难,只有当企业管理者具有良好的企业家精神,市场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投资者学会真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时,盈余管理才会真正减少.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和我国公司上市制度的一些规定,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相对静态性与内容的滞后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 三、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是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比较普遍,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2年的财务报告审查为例,2002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年度报告中共有137家公司存在会计政策变更;97家公司存在会计估计变更,131家公司进行了会计差错调整,分别占该公司总数的27.02%、19.13%、25.83%。除了因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和财政部通知等合理原因外,上述变更、调整事项多数属于通过投资、存货核算方法变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变更等手段操纵利润的行为. (二)上市制度的相关规定是盈余管理产生的诱因 为了规范公司上市行为,我国的法律及证监会某些条例对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特别处理及停牌等都作了相应规定。比如按照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公司上市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在企业盈余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又为了实现上市的目的,企业便只好进行财务包装,以取得上市资格,这便是申请上市阶段的盈余管理。上市之后,配股、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再融资行为,均须有较高的盈利能力作为基础,这也促使上市公司想尽办法提高盈利水平。此外,证券监管部门对经营业绩中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数的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这也促使有些上市公司为保住上市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 (三)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粉饰其财务会计报告,虽然可以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有利于保持上市资格,但因该种行为的存在本身就有悖于公司上市的初衷,有悖于会计信息有用性与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会扰乱市场秩序,使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其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利益。 (1)盈余管理可借用的具体空间有消有长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不是导致盈余管理的根源,但毕竟是盈余管理乐于借用的主要工具因此,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严密性如何,对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肯定是有影响的。 (2)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不均衡性 由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譬如所处的行业不同、具体的生产经营特点的差别。生产经营的地点也不相同。所以现行会计准则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自然不平衡。 (3)对整个盈余管理总体上的影响有限 现行会计准则对整个盈余管理总体的影响有限,是基于盈余管理的适度性、波动性、还原性、刚性和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性和代偿性的合理判断。适度性总体来说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有一个度不张狂,波动性是指在不同时期盈余管理的程度并不是持续相同的,而有强弱之分;刚性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盈余管理的“消费倾向”稳定,盈余操纵后的利益远超过不进行盈余管理的。盈余管理的手段的选择性是指盈余管理的工具既不盲目使用,也不是一齐使用,代偿性是由盈余管理的刚性决定的。 盈余管理的背景和诱因是复杂的,只要“盈余”指标在社会经济生活还有地位和作用,企业出于形形色色动机的盈余管理的脚步就不可能完全停止;只要会计准则与企业盈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存在联系,企业管理当局借用会计准则为其盈余管理服务就不会中断。 虽然会计准则不是盈余管理的诱因,但不等于说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毫无影响。企业会计准则毕竟是盈余管理乐于借用的主要工具。 由于盈余管理的背景、诱因的复杂性,具体手段的多元性,因此盈余管理治理应是一个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仅将盈余管理治理的注意力集中在会计准则这个之约因素上是不恰当的。因为只有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等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大幅度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频度、广度和深度。而只有企业盈余管理的频度、广度和深度降低了,提高全社会会计盈余等信息的质量、构筑和谐社会的经济环境才能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谭太香.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及治理对策[J].科技信息,2007(26). [2] 杨成文,成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2007(5). [3] 张天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途径及治理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5). [4] 朱小平,杨扬,读<实证会计理论>有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