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最近,学习了会计的有关知识,感受颇多。通过认真的学习,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更是重要,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通过学习会计的专业知识,我得到了一些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心得体会。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有助于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由于经济业务过程中采取的程序控制,过程控制和凭证编号、复核、核对和其他措施、建立相互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和及时、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确保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会计活动的错误,甚至如果发生错误,也易于自动的检查和自动的纠正,来确保正确的、完整的会计记录。 2.有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不相容业务的分工,是授权人和执行人,执行人和记账人,保管、出纳和会计人员,记总账和记明细账得以分开形成一种内部互相牵制的关系,并限制无关者接近财产和定期进行盘点核对制度,使财产的收、付、存、用得到严密的控制,防止各种腐败行为,保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3.有助于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果,包括提高每个家庭作业和企业整体效率和效果。合理的内部控制,使各部门连接紧密,协调,可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充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表现在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等。尤其在财务部门,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二)内控部门责权普遍脱节 首先是财务与会计组织控制职能不清;其次,许多企业内审部门形同虚设,职能严重弱化,企业的内部审计不能真正履行应有的职能;最后管理与监督责权不对等。 (三)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素质较低 首先是企业领导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思想教育力度不强;其次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素质低,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流于形式。 (四)内外部监督机制薄弱 首先,内部监督机制薄弱,有些企业没有设置内审机构,使内控监督处于真空状态;企业内审机构缺乏独立性,或有的只重视程序和流程监督,在实际运行中对高管层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等等。其次,外部监督乏力,没有设立直接的主管部门,一直缺乏外部管理,造成了许多企业内部控制不力和会计造假等现象。
(五)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监督的主要方式,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却得不到重视,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审计职能也严重弱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人员受制于不同的领导者,还有不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这就造成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无法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六)激励机制因素 一些企业激励机制缺失,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都不足,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与懒惰的现象;另有一些企业的激励制度很好,但出于种种原因执行不佳。在没有恰当的考核激励机制下,内部控制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进行明确的职能划分,按照分工协作、权责明确的要求来对会计凭证进行设置,连续编号,就可以有效避免业务记录重复和遗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防范了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针对内部控制的奖惩机制,企业只有奖罚分明了才能不断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最后,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构建统一、高效和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使得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得以充分展现。 (二)加强企业的内外部监督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以承办效益为原则,为此企业可以聘请资产评估中介等相关机构来帮助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来降低经营风险。其次加强对企业的外度监督和检查,督促企业结合国家规定不断完善外部监督制度。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内控提供基础 要建立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要有企业文化的支撑。首先,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文化是一种通过教育和模仿等方式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它会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各个制度的安排,所以,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塑造在学习外部形式时更应注重内涵。其次,要提高领导者素质,企业管理者个人意志和素质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带来重大的影响。最后,要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客观要求是企业的竞争力,这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协作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企业必须创造、保护和倡导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应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由企业最高领导人或者股东会直接负责。内部审计是企业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的监督。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发展对外出口、吸收城乡人口就业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对于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避免经营失误,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企业必须真正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组织结构,逐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于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避免经营失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管理者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后,应该在实践中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探析与改革,才能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真正发挥出它的效用而不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