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从我所学的专业和实践中所知,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都与财务管理有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进、销、调、存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企业的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它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种客观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
一、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理财环境,不同国度等因素影响,归纳起来这些目标都受到以下共同因素的影响。
1.财务管理主体
财务管理主体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应限制在一定的组织内,明确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由于自主理财的确立,使得财务管理活动成为企业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这为正确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2.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类型、市场环境、采购环境、生产环境等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同样也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
3.企业利益集团利益关系
企业利益集团是指与企业产生利益关系的群体。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利益集团已不是单纯的企业所有者,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政府和企业职工等方面,不能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仅仅归结为某一集团的目标,而应该是各利益集团利益的综合体现。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正常收益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客观上存在矛盾。企业社会责任会造成利润和股东财富的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也有一致性:首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多是法律所规定的,如消除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完成,必须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其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多做贡献,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加快,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而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选择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企业目标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有一席之地,必须要生存、发展和获利。生存是企业的前提目标,其基本条件是一要以收抵支,二是要到期偿债。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合理安排企业的负债比例,确保企业稳定的生存下去;发展是企业的核心目标,企业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能有效的筹集企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和管理水平,以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后劲;获利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采用各项有效的财务手段。提高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利用有效的分配手段,提高企业的每股盈余和市场价值。由企业目标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2. 经济体制及效绩评价指标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得到确认,这使得企业更关心市场、关心利润。企业效绩评价指标由总产值为主转向以利润为主,企业各方的利益同企业利润的多少紧密相连,利润最大化就成为当时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随着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入,股份制企业大量增加,由于股东是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其承担的风险相应较大,因此,考虑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所以,现阶段应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采用最优的财务结构,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该目标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全面地考虑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但该目标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1.企业价值计量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把不同理财主体的自由现金流混合折现不具有可比性。其次,把不同时点的现金流共同折现不具有说服力。
2.不易为管理当局理解和掌握。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是几个具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体,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财富最大化和其他各种利益财富最大化,这些具体目标的衡量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使财务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3.没有考虑股权资本成本。在现代社会,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一样,不是免费取得的,如果不能获得最低的投资报酬,股东们就会转移资本投向。
四. 财务管理目标的“泛财务资源”理论对传统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扩大了企业资本的范围,资本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以财产所有权为形式的财务资本,而且包含了可以转换为财务资本的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资本。因此,在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就必须融入知识资本的效用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资本”的能动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知识资本是企业财富的主要创造力。知识资本可以控制和支配财务资本,未来社会不再是财务资本支配劳动,而是智力劳动支配财务资本。
2.企业价值体现在拥有知识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上。知识资本的出现使企业的价值不再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大小上,而是体现在对知识资本的拥有上,从上市公司的市值与净资产的倍数来看,如今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早已不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一些上市公司可同日而语的。所以,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就必须对知识资本进行有效地管理。
3.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资本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企业所有者投入的不仅仅是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知识产权和管理能力将比有形资本更为重要。
五. 以“实现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可行性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妥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资本虽然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知识资本在整个社会进程中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一是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其它资源无法超过的;二是知识性生产要素具有非磨损性、可重复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项资源。可见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和配置知识资本是制定财务管理目标不可回避的问题。
2.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面临许多挑战。在资本运作方面,不仅要关注财务资本的取得、运用和资本收益分配等问题,更重要地是要关注知识资本。如在知识资本的取得上,财务管理要关注从什么渠道用什么方式取得知识资本;在知识资本的运用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如何结合使用,如何有效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提高知识资本的利用效率;在知识资本的收益分配上,财务管理要关注知识资本如何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从这个意义上看,知识资本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内容,而其效用则成为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3.树立“人本化”理财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必须创新。随着新经济形势的到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经营基础,即拥有一定的财务资本,同时,财务管理的战略趋势要求将知识资本纳入其中,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必须创新。但对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风险及怎样去衡量和防范风险却意识淡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诸多因素会让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知识资本的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追求创新与发展,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方面。
4.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资本收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资本范围的扩展改变了企业资本的结构,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大大上升,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物质资本的提供者提供财务资本,凭借资本所有权分配企业收益,技术知识拥有者凭借技术知识享有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形成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收益的分配格局。从目前实践来看,客观现实与理论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诸如目前对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的财务估价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影响着企业对知识资本的财务决策,影响到知识资本的财务管理。尽管存在种种显示障碍,但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新经济环境下树立知识资本理财的观念,实现由财务资本向知识资本的拓展,并使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六. 财务管理目标结论 虽然企业契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有权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但随着一般工人的相对减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的相对增加,尤其是他们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增强,他们在企业发展中的相对重要性将日渐显着,起着影响甚至决定企业行为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是企业契约中最重要的资本,因此,知识经济的管理要求将从管物发展到管人,从以物为本发展为以人为本。虽然知识资本的管理目前还未能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之中,但知识资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当然包括知识资本的效用。那么,顺应形势,将“实现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效用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是首选。财务会计影响着社会上大大小小各个,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财务会计的管理,为国家和企业共同发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