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代码如下:Dim n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ext1.Text = "": Text2.Text = "": Text3.Text = ""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n = int(rnd*100)
End Sub
Private Sub Text1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
Static c As Integer
If KeyAscii = 13 Then
If n = Val(Text1.Text) Then
Text2.Text = "正确": c = c + 1
ElseIf n < Val(Text1.Text) Then
Text2.Text = "太大": c = c + 1
Else
Text2.Text = "太小": c = c + 1
End If
Text3.Text = Str(c)
End If
End Sub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都参与竞猜游戏,让他们了解VB编程的有趣性,进而明白它的实用性,同时,要详细地讲解它的过程,让学生掌握VB的基本特性。课堂教学之后,需要实践操作,以加强对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2、以点带面,拓展延伸
以一系列综合案例为中心,整个学期的授课都围绕着一系列综合案例的设计进行讲解,例如计算 “s=1+2+3+…+n”,进而可以推广所有类似的加减题目,如“s=2+4+6+…+n” “s=1-2+3-4+5-6+…+99-100” “s=1+1/2+1/3+…+1/n”等等。以案例为中心, 运用知识使所讲授的内容逐步延伸,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3、变换代码,促进创新
序完成,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对程序代码的应用也并不清楚, 只知道应该这样写程序,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所以,应鼓励学生变换代码,看改变后程序运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从不同点领悟出程序的设计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将2到100之间的素数添加到列表里,则程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