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验步骤 向大号培养皿内倒入饱和食盐水,溶液高约3mm。 (2) 用滤纸擦干中号培养皿。 (3) 中号培养皿底部外侧用记号笔标明各种试纸的名称。 (4)自制多种反应物的试纸,再用水等液体把这些试纸固定在中号培养皿内。在中号培养皿的内侧底部,用水等液体分别贴上大小约2cm×1cm的各种试纸。各种液体浸满试纸。如图7,分别为 ①湿润的淀粉KI试纸。在中号培养皿内侧的底部放一条规格约2cm×1cm 的淀粉KI试纸,然后用胶头滴管滴1至2滴水。 ② 红色的鲜花花瓣。在培养皿的边缘滴1滴水,然后贴一片红色的鲜花瓣。 ③ 自制的KBr试纸。制作KBr试纸的方法:在培养皿内侧的底部放上一条2cm×1cm的滤纸,然后在上面滴1至2滴KBr溶液。 ④ 自制的FeSO4和KSCN试纸。制作FeSO4和KSCN试纸的方法:在培养皿内侧的底部放一条2cm×1cm的滤纸,然后在上面滴新制的FeSO4溶液和KSCN溶液各1滴。 各种试纸都贴在中号培养皿内侧圆形底的边缘。可以用玻璃棒适当调整试纸的位置,使各种试纸成正多边形,这样与各种试纸反应的氯气浓度基本相同。
(5)向小号培养皿中加入半药匙漂白粉,约0.2g,然后把小号培养皿放到大号培养皿中间。 (6)向小号培养皿中快速滴入1滴管浓盐酸约1ml后,迅速用中号培养皿倒扣住小号培养皿,如图6。 (7)观察现象。 (8)向大号培养皿滴中入1滴酚酞,再倒入NaOH溶液,液面增高约3mm,再继续观察现象。 (9)这个装置放置3至4个小时后,小号培养皿内的黄绿色气体基本会自动消失。如要迅速处理多余的氯气,则戴上橡胶手套,盖上大号培养皿的盖子,双手紧握培养皿,轻轻振动,10s后,黄绿色的气体基本消失。 实验现象 化学试剂 现象 培养皿 半药匙漂白粉和1滴管浓盐酸 迅速产生明显的黄绿色气体,顶部有许多小水珠,说明这是放热反应。3h后黄绿色逐渐消失 小号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2s后变蓝色,50s后褪色 中号 红色的鲜花花瓣 20s后褪色 中号 湿润的KBr试纸 2s后变为浅黄色,60s后褪色 中号 混合FeSO4和KSCN溶液的试纸 20s后变血红色,3min后褪色 中号 NaOH溶液 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大号 (10)对比实验1 用水替代浓盐酸重复该实验,观察现象。培养皿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11)对比实验2 小号培养皿中只放入浓盐酸重复该实验,观察现象。培养皿内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5.安全事项 漂白粉粉尘对眼结膜及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中至重度皮肤损害。浓盐酸在空气中极易挥发,对皮肤和衣物有强烈的腐蚀性。氯气有毒。所以建议在通风橱中操作该实验。如不能在通风橱中操作,滴加浓盐酸时,最好屏住呼吸,迅速盖上中号培养皿,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 6.实验说明 (1) 小号培养皿和中号培养皿之间必须有缝隙。 (2) 本实验选用轻薄的鲜花花瓣以便褪色迅速。 (3)操作4中,用水等贴各种试纸时,如果操作不慎,滴入的液体太多,溢出试纸,可以用滴管或干净的滤纸吸取掉多余的液体。或者用玻璃双面胶分隔各种试纸。 (4)大号培养皿中先倒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收集浓度较高的氯气以便反应迅速充分。 (5) 漂白粉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并且有效成分比八四消毒液高。从这个实验得到启示,家中的漂白粉以及八四消毒液不能和酸性的去污剂如洁厕液等同时使用。 (6)这个装置稍微改动,就可以很方便地为教师演示实验制备少量的氯水。三个培养皿放置在玻璃水槽或塑料盆中。其中,小号和中号培养皿口向上,大号培养皿口向下。小号培养皿内是漂白粉和浓盐酸,中号培养皿中是水,玻璃水槽中是NaOH溶液。制备氯水的装置如图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