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是以工作手工操作管理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更多的图书馆采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来实现,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对于图书馆而言,一个功能完备的图书管理系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 1.1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1.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大学图书馆 项目开发者:******大学HOPE开发小组 用户:********大学图书馆 实现软件单位:*******大学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 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NT 系统上以Microsoft Visual C++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 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 8的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1.3定义(略)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出版社。 《实用软件工程》, 郑人杰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现在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教工,管理人员的需求。为了使使用者使用方便和节约他们的时间及提高管理效益,特开发此系统。 2.1要求 主要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快捷的图书借阅服务和图书查询预定服务,方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 性能要求:客户机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图书馆的的工作平台上。预定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储在图书馆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刷 新。 输入要求:数据完整,详实。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不能轻易被破坏,不能让管理人员以外的人删改图书信息,对断电、死机、系统崩溃等问题有有力措施以保障数据不受损失。 完成期限:预计六个月,即截止2006年12月8日。 2.2目标 系统实现后,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减轻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使用寿命:5年 经费来源:********** 硬件条件:服务器sun工作站,终端为pc机。 运行环境:Linux 数据库:Oracle8 投入运行最迟时间:2007/02/04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开发图书馆管理所具备的能力及实现的方法。确定总体结构,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所具有的能力,以最简洁最容易的方法,使用VC++使其成为一个初级的系统软件。 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 〉成本。 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全承担开发任务。 操作可行,软件能被原有工作人员快速接受。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略)
3.2工作负荷 由于数据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系统已明显不能适应目前的庞大数据量,系统工作负荷过大。 3.3费用支出 由于现有系统的工作负荷严重超载,在现有系统上投入的人力,设备,空间,材料,等等与其他的一系列支持性服务越来越大,导致开发费用支出巨大,严重影响系统的可用性,急需改进。 3.4人员 设备 鉴于原有系统的技术性含量比较低,故不需要多少高技术人员的操作,只是由于数据量的日益扩大,所需要的操作人员数量不断增大。这一点已不再适应目前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设备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没有达到大量的计算机普及程度。 3.5局限性 经过严谨的分析,可知原有的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技术的过于陈旧,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费用支出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等一系列缺点,所有这些都明确了需要一个新的适应新的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的系统。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4.所建议的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数据库的支持,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在以上几点中已可以看出新系统的性能与功能上与现有系统的差别,首先新系统克服了原来系统的资金投入大,人员设备技术含量低,系统工作负担重等缺点。而且加入了对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的功能,使原有系统在可用性与稳健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4.4.1.设备:采用建议系统后,改进了原有系统的性能所以对设备要求自然更高,建议系统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设备也必须跟着升级。 4.4.2.现有软件:由于建议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以及一系列高技术含量软件,使得原来系统上的一些软件无法继续使用,不过在新系统开发过程中将尽量考虑到,对现有软件的兼容性。 4.4.3.用户:建议系统使用的新技术是完全基于原有的系统上的,故用户不必考虑新系统带来的人员培训等等。 4.5技术可行性评价 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该系统对客户的影响: 建议系统是为了改善原有系统在经费支出过高的缺点的,所以新系统一经使用在经费支出方面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用户在使用了新系统后只需要花一定资金购买一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就能实现自动化。 5.2 购货方面:
5.2.1支出 1)系统开发费用 (1)人员费用:本系统开发期为五周,试运行一周。开发期需要开发人员6人,试运行期需要开发人员2人。人员费用为 10 万元。 (2)设备费:本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费用为 12 万元。 (3)不可预见费:按开发费用的15%计算。 系统开发总费用为 30 万元。 2)系统运行费用 (1)系统维护费:需要 2 人/年进行系统维护,维护费为 3万元。 (2)设备维护费:设备更新费为 6 万元。设备维护费为 3 万元。 (3)消耗材料费:每年按 10000元计算。 综上所述,设系统使用时间 5 年,系统开发和运行总费用 50 万元,平均 10 万元/年。 5.2.2收益 (1)提高工作效率。 (2)减少工作人员。 5.3敏感性分析 设计系统周期为五年, 估计最长可达10年 处理速度:一般查询速度<4秒 关键数据查询速度: <2秒 6. 社会因素分析 该项目为独立开发,在技术上没有使用任何现有的软件与方法。所以在法律方面不会 存在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问题,完全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履行。
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由于系统过于简单,所以开发小组没有提供其他的方案,只有一种开发方案。8. 结论意见 经过一系列的各个不同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分析员和用户及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取得基本的一致看法,开发小组的开发方案的得到批准,使用部门负责人同意开发工程继续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