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中修改对象属性》教学设计 苏州实验中学 彭仁杰 教材分析及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节的内容。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事件中修改对象的属性。因为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编写代码,在学生的印象中程序设计是非常难的。为了让学生对程序设计感兴趣,让学生知道“其实程序设计一点都不难,只要认真学习大家都会”,作者尽量从简单入手,从学生习惯的思维入手。并通过练习、游戏的形式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到的知识点。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① 认识修改对象的默认属性和事件中修改对象的属性的区别 ②了解事件的概念 (2)、技能目标:① 区别不同的事件 ② 学会修改对象属性的方法 (3)、情感目标:① 培训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② 能从解决问题中得到快乐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高一学生,思维活跃,逻辑思维强,对学习程序设计有一定的兴趣,但刚刚开始学习程序设计,还没有入门,需要积极的引导。不能随意的提高教学难度,把学生挡在程序设计门外。 (三)、课前准备 (1)、硬件:网络教室 (2)、软件:教学课件;学生自学网站;学生档案袋 教学过程 (1) 导入(复习)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把整体的知识结构串联起来。以提问的方式复习VB的四个对象、英文名、作用以及这些对象的属性。 教师强调三点: ①:在属性窗口中修改的是对象的默认属性,大部分属性值修改了效果也马上显示出来。 ②:很多属性四个对象都有,比如:width、height、backcolor,有些属性是某个对象特有的,比如:文本框的text属性。 ③:我们经常修改对象上面的文字,但注意对象名是没有改变的。 (2) 展示任务,明确教学内容 教师展示上节课的作品(修改的窗体的默认背景色),同时展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需要点击按钮才能改变窗体的背景色),让学生回答两个任务的区别。两者相比较,能让学生非常清晰的知道两者的区别和今天的任务——有条件的改变对象的属性。在明确本节课的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3) 从自然语言入手,原来程序可以这么简单 通过第一节课,学生就知道我们需要告诉计算机怎么操作,它才能做相应的操作。VB中有一个代码界面,可以让我们和计算机沟通,而且现在流行的高级语言和自然语言很接近。那么先试着用自然语言和计算机沟通。本论文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在代码窗口输入:“点击按钮1,窗体的背景色变成红色” 这个学生都知道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时告诉学生,只要把它们翻译成简单的英文标识就可以了。学生会对此很感兴趣。 点击(click),按钮1(command1)——command1_click() 窗体(form1)的(.)背景色(backcolor)变成(=)红色(&hff)——form1.backcolor=&hff (4)进一步细化,认识事件和修改属性格式 教师总结:1、command1_click()是之前说的改变窗体背景色的条件,给它一个专业的名词——事件:是对象对用户操作的响应。 2、修改对象的属性的格式: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怎么在VB代码中输入。强调如果输入准确当对象后面的“.”以后会弹出提示信息,如果没有弹出就必须注意了。 教师在演示完两个代码以后指引学生观察VB代码窗口中的对象列表和事件列表,指出①:必须选择合适的对象。②:事件也有很多种(不止click,比如说 mousemove为后面的任务做铺垫)。 (5)学生练习,巩固知识点 (6) 教师总结 教师演示学生的作品,并结合课件加以总结,强调:必须找到合适的对象的合适事件。 (7)任务二,让学生学会如何改错 为了更好的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师做了一个程序,但不知道为什么有错误,请学生帮忙。(两个错误:一个是对象名不正确,一个是属性名不正确) 学生改错,教师让学生演示哪些错误,并总结学生在书写代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错误,鼓励学生遇到错误积极思考,根据提示改错。 (8)轻松一刻,在轻松中加以提高 教师展示一个游戏——抓地鼠,让学生讨论怎么用今天的知识做出来。 教师介绍新对象image,然后让学生讨论用什么事件,修改什么属性。所用的事件mousemove和对象属性top,left之前就有涉及。 教师介绍随机函数的表达式,让学生明白“地鼠是怎么跑的”。 学生试着完成,教师演示学生作品,指出多数同学犯的错误。 (10)教师对一节课加以总结。 这节课主要有两个知识点①对象事件的认识(用到最多的是command的click事件)②在事件中属性修改的方法(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拓展练习 本学校信息技术课是两节连上,本次课是第一节课,在第二节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三个任务后,把三个程序的窗体标题都改成自己的姓名,生成三个exe可执行程序,做好链接在学生自己的档案袋上。教师按评分要求课后评分。 六、课后反思 整节课主要是想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授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反映强烈,都能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但有个别学生不会灵活应用,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练习,尤其是在对象事件的选择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 七、档案袋介绍 教师在服务期上以学号创建多个文件夹,以网络映射的方式,把这些文件夹分别映射到学生电脑上。以后每次学生的作业只要保存到映射盘就可以了。如图
在教师网站上有每个班级的成绩表,每位学生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链接,连接到映射盘里面的网页文件,学生只要把做好的可执行文件连接到网页上,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可以看到该名学生的作品了。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