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入园前因做何种准备 新学期开学了,幼儿园的教室里一片沸腾。作为刚入园的新生每当入园时哭哭啼啼不愿上幼儿园的情景是在正常不过的,而此时老师要很有耐心的呵护幼儿,一旁的家长更是看的揪心,眼里也噙满了泪水。天下父母心,但就是这样的场景,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够处理好也会给孩子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也不利于了老师的管理。所以一个能让幼儿入园时换种心态的乐意接受要上幼儿园的习惯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一.要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能力 进入幼儿园的宝宝要学会自己做很多事情,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加以培养。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教孩子独立吃饭2.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3.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4.训练孩子当有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5.会穿脱简单的衣裤。 6.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现代社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优越的环境为我们的孩子也打下了好的物质基础。在孩子们的眼里生活自理自然也就只能在幼儿园里学会,而家长就采用了一手包办的方法给孩子们减压,反而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具调查表表明全国有百分之80.4的孩子在入园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相比同龄年龄的孩子下降了许多。所以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因让他对自己的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 二.培养幼儿入园的自豪感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空间也缺乏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家庭方面的依恋,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我们的大多幼儿在听到家长说我们马上要上幼儿园这句话时,都会莫名的有种恐惧感。就是都不愿去幼儿园,甚至不干去想。幼儿园在他们的想象里就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就是这样就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来使我们的孩子从这种恐惧中走出来。而要变得更有自好感,愿意很快的接受幼儿园的这个大家庭。新生幼儿的情绪都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师的首次家访活动时最好选择幼儿从小长大的环境中,这样就就能比较快的拉近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要让幼儿消除对教师的陌生感除了教师本身要做到与孩子建立起友好的桥梁。家长在其中也是起着必不可少的引导作用,幼儿入园前家长们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些与幼儿园生活相关的书籍,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幼儿园里有老师、小朋友,也有好多好多的玩具。让孩子积极主动地自己要求进幼儿园学本领,从而激起孩子入园的愿望,树立起入园的自豪感。从而从第一天入园时就没有了对幼儿园的陌生恐惧感。 三.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大多数的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一味地娇惯,宝宝的各项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许多家长在摇头叹气之余,会向他人取经,从而得出:“赶紧让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会听话了。让孩子上幼儿园确实是个好办法,能让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自理能力增强。但是如果孩子们在入园前就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身心有好处,而且能让他们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那么,在家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呢?1、培养幼儿能安静地进餐,学会使用餐具,进餐时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干净,并能够基本做到不挑食。2、培养幼儿能够主动饮水。3、培养幼儿主动入厕。4、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注意养成孩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有的孩子入园前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饿了就吃,渴了喝;想玩就玩,想睡就睡,生活上没有规律。进入幼儿园以后早上要早起,中午要按时午睡,游戏有规定的时间,这就使幼儿感到很不习惯,对幼儿园也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能使幼儿入园后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四.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 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重视在各个领域中培养儿童合作的态度和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呵护溺爱,再加上大多数家长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不会与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识等,更别说上了幼儿园能够敞开心扉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玩耍。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第一重要的。”这说明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与家庭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出样子。这样说话才有说服力,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幼儿与主人友好相处,学习有礼貌地与客人交往,并适当的让幼儿到离家较近的商店买东西或带幼儿到一些娱乐场所游戏,让孩子排队买票等,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等。就这问题也成了教师们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游戏是就要多的设计些让孩子们有相互合作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去感受相互合作的快乐。在游戏活动中大多幼儿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的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五.家长要正确选择幼儿园 宝宝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了,此时做家长的最关心的也就是我的孩子因该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好。很多家长也喜欢一味的要求我的孩子必须要上公办幼儿园。因此公办好还是民营好也成了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就在大多家长要求选择公办幼儿园时社会新闻报导最多的也就是家长们不畏艰辛的排着对也要报上公办园的情景。这种做法并不妥当,而专家建议: 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应该从被选择的幼儿园的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幼儿园的硬件,其二是幼儿园的软件。一个离家较近收费适中、硬件配备齐全、教师素质较好的园所,既为家庭减轻负担,又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名园名所也并非各方面都十全十美,家长应考虑到孩子的适应程度,通过比较选择,正确的为孩子选择理想的幼儿园现在的幼儿园有很多种,比如有艺术特色、双语特色等。无论哪种幼儿园都要以健康、艺术、语言等五大体系为基础进行教育。家长对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进行了解是相关重要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其他家长了解到。幼儿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资历外,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尽责和有爱心,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孩 子是未来的希望,父母的言传身教的好坏在很大适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与品 行。在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大都市里,当代孩子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敢想、敢干、敢说,再加上独身子女在小时侯受到各方面的百般宠爱、顽皮、淘气是肯 定的,应从小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果每个家庭都认识到,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要站的高一带点,看的远一点,让我们共同携手把孩 子培养成一个自立、自强、自律的人而努父母爱孩子应有度,不要让孩子过分依赖自己,对孩子要敢于放手,使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