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摘 要] 孩子是祖国美好的未来,是花园里盛开的花朵,是清晨林叶间清澈微颤的露珠,是我们眼中一切美好的化身,我们希望祖国未来很美好,希望花朵越来越娇艳,希望露珠越来越晶莹,希望美好永远维持,要实现我们这么多的希望,国家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了很多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而环境教育是所有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保护观,为保护环境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实现我们诸多美好的希望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环保对幼儿教育到底有何重要意义?在幼儿园里特别是中班的幼儿介于大班与小班之间,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笔者觉得教师如果在对中班环境教育中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卓有成效的培养起幼儿的环境意识及其环保行为。 [关键词]中班幼儿 环保教育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结合教学 随机渗透 结合实际 家园共育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我们教师肩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对我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特别是我们中班年级组针对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中班主题课程,及时生成环保主题活动,而中班孩子们对于环保的初步意识还是很模糊的,这就对我们老师在对环境知识以及对环境问题的看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身的环境科学知识,充实新的环境信息,才能及时的应对孩子们千式百怪的问题。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什么是沙尘暴?为什么会有沙尘暴呢?我们苏州这会有沙尘暴么?”面对孩子一口气问出这么多的问题,我竟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我对沙尘暴也是一知半解的。课后我赶紧去查阅资料,给沙尘暴专门做了个小档案,下载了图片和讲解,通过多媒体手段专门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有关沙尘暴的课,孩子们通过图片和我详细的讲解,终于了解到了沙尘暴的危害,也知道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对环保的意义认识的更加深入透彻了。由于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信息的涉及面很广,教师在一时间很难了解的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环境知识,以便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 2.教师作为环保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幼儿的典范,我们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发展。特别是中班幼儿处于一个爱模仿的时期,好奇心重,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中班孩子的影响深重。因此作为中班幼儿的老师,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一定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防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中午出去散步的时候,看着幼儿园美丽的景色,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走到还没怎么长高的玉兰花树下,阵阵的清香让人陶醉,不由自主的想要摘一朵戴在胸前,把这抹清香带在身旁,想着手也伸了过去,孩子们看出了我的意图,都把手伸过来,也想和我一样带走一抹清香,这个时候我猛然醒悟,我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啊,差点就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错误深渊啊,想到这,我及时收手,趁机也和孩子们讨论起来:“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摘走一朵玉兰花,会怎么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最后得出一致结论“玉兰树会变的光秃秃的,不漂亮也不香了,我们不能摘走玉兰花!”孩子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坚定的,而我也庆幸自己及时收手,给孩子们创造了这么个教育契机,可见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多大的影响啊,特别是在环保方面,一个不经意的举止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错觉,而教师要及时的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正面的言传身教,这将影响到幼儿一生的言行,所以为人师者还是要谨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二)结合教学,随机渗透 1.在日常活动中,教师注意随机教育,启发引导得当,就会大大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比如我们结合中班环保主题,精心设计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有一节课叫做《鱼儿搬家》,孩子听了感触特别深,纷纷要去帮助那些可怜的鱼儿们,而当他们知道鱼儿搬家的原因是因为河水受到污染,而污染河水的罪魁祸首居然是我们人类时,孩子们震惊了:“人类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我们抓住这个机会,灌输给孩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引导他们形成初步的责任心,此外通过更多的教学活动引导了孩子们对环保的关注。 2.中班幼儿较之小班幼儿更加喜欢游戏,喜欢在游戏中模仿生活情节,在游戏中也渗透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这对鼓励中班幼儿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在平时我们的游戏中也隐藏着许多教育的机会,是教育的良好时机。有一次在做游戏“逛公园”时,孩子们在一起认真的讨论去公园要注意的事项,要带的东西等,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何不利用这个“逛公园”的游戏来引导孩子们更进一步的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呢?于是我就有意的参与他们的讨论,当讨论到“到公园的注意事项时”,我故意说:“你们带了这么多好吃的去公园呀,那这些果皮怎么处理呢?”这样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引到了环境这个问题上,孩子们纷纷踊跃想办法,有的说随身携带垃圾袋,有的说请老师和阿姨带垃圾袋,还有的说看见游人乱扔垃圾应该主动去制止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激起了孩子的主动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去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是未来的主人,而环境保护在将来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我们通过各种方法,甚至在游戏中也不忘渗透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这对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三)结合实际,实地考察。 1.中班孩子较之小班幼儿多一些外出参观和游玩活动的机会,我们在带孩子出去游玩时,有意识地引导观察马路上的车辆排放出的尾气,看到行人乱扔垃圾,讨论心里是什么感觉,然后讨论解决的办法,自发、自觉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乱涂乱画,要爱护花草树木等。 有一次,带孩子去参观东浜的社区图书馆,走到小区时发现有一张废纸于是弯腰捡了起来,因为周围没看见垃圾箱,于是一直拿在手里。这时一个孩子看到了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要捡垃圾呢?”我惊诧孩子的观察如此仔细!“因为周围没有垃圾箱呀!但是如果不把废纸捡起来的话别人看到会不舒服的!我们要爱护环境呀!”“那如果小朋友看到有垃圾也应该把它捡起来,对吗?”“那在马路上也要把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去!”孩子们纷纷就环境问题讨论了起来,而且都争先恐后的捡起了垃圾。孩子在平时一点一滴的观察中学会了维持和保护周围的环境,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可见随机教育对我们的重要作用。另外,我们还结合了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爱鸟周等对孩子进行环保知识的渗透,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2.中班幼儿比较小班幼儿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也经常通过带领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引发对环保的重要性。 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认识大自然与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接触环境、熟悉环境。比如春天来了,我们组织孩子们春游,踏青,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幼儿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领略美好的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培养珍惜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如:各种的花卉,大树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通过光合作用给我们制造了很多新鲜的氧气,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自然,又如:在进行“春天在哪里”主题活动时,小朋友们对找春天很感兴趣,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他们感到很疑惑。于是我们利用园内自然的环境,让小朋友们到幼儿园的种植园地、草地里、操场上观察,小朋友们惊喜地发现:小草变绿了、树枝上长出了绿芽、泥土上长着青苔、种子发芽了、小蝌蚪长出后腿……这不就是春天吗?春天是这么的神奇和美丽,我们怎么能忍心去破坏她、污染她呢?我们要保护她,爱护她,这样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对环保又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没有强加给孩子任何的知识性技能,也没有填鸭式灌输给孩子有关环保的知识,就这样自然地,孩子们同过自己与环境“对话”,与环境的互动中感觉到大自然的美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兴趣以及意识。我们的知识源于生活,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活教材,充分利用这个活教材,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中班幼儿经常有参加社区活动的机会,因此我们也积极的利用社区资源,带孩子们通过参观比较引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比如有一次我们讲到有关水资源的问题时,我们就利用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参观了小区里的一条排污河以及小区外面的护城河。当孩子们看见乌黑的排污河时纷纷掩着鼻子不愿意靠近,他们不理解的问我:“老师,为什么么外面那条河干净,里面这条河脏呢?”向孩子们解释了排污河的作用后,我又引导孩子在河的附近多观察了一会,孩子们发现,河水里漂浮着各种垃圾,这些垃圾时间长得不到清理,就日积月累,在河水里产生变异,就发出各种难闻的味道,我们还让孩子勇敢主动的去制止那些在河道里倾倒垃圾的人,这种请孩子亲身感受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印象也更深刻,教育效果更好,也更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以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从而积极的获取知识,激发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四)家园共育,主动配合。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也要多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环保教育出谋划策,特别是我们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并且请家长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一方面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吸取丰富的环保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状况,感受重视环保的呼声,从而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我们在开展环境教育中,十分注重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渗透环保教育,转变其教育观念,成为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如: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环保教育专题讲座、布置宣传栏、编写宣传小报、倡议书,向家长宣传环保教育的意义、传递环保教育的信息,比如说我们班级向家长发动起自制玩具的活动,家长们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玩具,家长们也很配合,幼儿看见平时废旧的物品也能制作出好玩的玩具和漂亮的装饰品,都很惊叹,我们在赞叹家长的心灵手巧之余也感谢家长的觉悟之高,通过家长与老师的双方面言传身教的引导教育,孩子门小小年纪都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外出活动时都能争先恐后的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也会用稚嫩的语言请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环保教育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它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开花了,我们期盼它结果的那一天,相信那一天会很快到来,那时的天空一定很蓝,河水一定很清,世界一定很美! 三:结尾 唐代名相陆贽说过:“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意思:地上自然而生出的物质是有大的定数的,依靠人的力量而创造的物质是有限度的,有限度的开发(这些物质),使用的时候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没有限度的取用它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没有节制,那么(这些资源)就会经常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可见,在古时候,我们的先人就有环保意识了,而今,环保问题已经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人类也认识到了保护母亲的重要性,特别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开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开始绿化、美化我们的地球了,环境保护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而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渗透环保方面的知识,专门针对中班开展有关环保的主题,真正做到环保,从娃娃抓起,真正作到树立全民族环保意识,我们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每个人都树立起保护、爱护地球,绿化、美化地球,使我们的地球母亲永远年轻。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路程,愿我们全人类能携起手来,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