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干部的方法研究 [摘要] 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对班集体的形成与巩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严谨的优秀的班委组织,是有能力把一个班级支撑起来的,给全班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去学习生活,发展自己的特长。班委组织关系到以后整个班级的管理风格和质量,以及班级的凝聚力。培养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就学生团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就其培养和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学生干部 培养原则 培养方式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认识学生的一般特征却是确定对学生态度,提高教育要求的重要依据。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既是自然的生命实体,又是接受了社会知识经验、思想意识的社会人。学生也不例外,他既是学生,又是已经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获得一定经验的社会人。因此,必须明确,少年儿童处于学生时代,同样具有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主观能动性、有思想情感、有个性。首先,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同样有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主动学习,富有主观积极性地参与教育活动,也可能拒绝某种教育要求,他是有主观思想认识,有自身选择的。其次,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认识的过程中,同时与教师、同学进行着情感交流。培养积极情感,既是教育内容,又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起极大作用。另外,人类社会成员都是有个性特征的,每个学生同样有其个性。人有个性既是客观存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都得到发展。 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除了具有人类社会成员一般共同特点外,他自身独有的特点是正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发展中未成年人的基本含义是: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成长发展中,处于可塑性极大的时期,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中,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入小学开始,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负担量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构成影响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取,都需借助教师的教诲才有可能。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优良品德形成到各种技能获得,从能力的提高到智力的发展等也毫不例外地离不开教师的教育。 二: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1.1政治思想素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1.2理论素质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 1.3 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所谓生理素质是指肌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状况。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驾驭和把握心理情绪的一种较为稳定的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要有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信念,健康的身心,遇事要冷静,做事要自信。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具备个方面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准备,坚持不屈不挠的面对困难的作风,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学生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更加完善的提高 所以我认为应着重培养一个人的素质与能力。因为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对学校和班级的学风建设、对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监督,使他们在自身良好发展的同时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学,从而形成更好的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氛围 三: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方法途径 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教育和指导 首先,要明确认识到,学生干部是班级的主体。要把指导和支持干部大胆开展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特别要重视低年级干部的工作,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学校的工作特点和规律,尽快掌握工作方法。注意关心干部的专业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满腔热情地搞好班级的工作。 倡导互动教学方式,创建团结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要得到成功并取得可持续发展,创建研究型团队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干部的教育培养当然也不例外。通过开发教师和学生的群体智力,使两者相互激励和促进,以完成培养优秀干部的最终使命。一方面,教师作为培训者,要像学术教学一样,首先树立培养自身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从而对干部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途径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更新;其次,要带领和鼓励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当中来,并给与他们充分必要的指导,即学术教学当中所谓的“导师制”。另一方面,学生在紧跟老师教学进度的过程中,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关键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自身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1.3合理安排班干部,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班干部工作是否能作出成绩,与班干部的选拔配备着直接关系。在推选配备班干部的人选时,应注意将班干部的工作,思想作风过硬、业务学习好、有一定组织工作能力,善于团结同学,群众威望高的同学选择到团的岗位上。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分工应注意掌握工作需要与个人愿望相结合,个人爱好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让班干部分别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 1.4对班干部进行集中训练与分类指导 针对学生干部流动性大、工作周期短这一特点,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团干部进行培训。在一学期的开始,就应通过培训,让干部了解学校党委、团委一学期的中心工作,以及具体的计划安排,明确班组织和班干部的工作任务及工作重点,从而培养班干部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应抓好组织、宣传、文体工作班干部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熟悉业务,分清工作职责,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工作中要及时指出他们的弱点或问题,并对他们在工作中作出的成缋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1.5认真处理好“抓”与“放”的关系 总的来讲,老师对班干部的工作应着重抓计划、重指导、促落实、作总结,搞好经验交流。而不是大事小事一起抓,采取“包”的方式。对一般的工作在目标一致,不影响全局和违反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干部去抓、去落实。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出主意、大胆创新,开拓班级的工作新领域。当然,“放”不等于不管,而是在“放”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工作信息,创造工作条件和锻炼机会,使他们在工作中长知识、长才干,成为班级工作的骨干。 参考文献 [1] 经柏龙《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2] 王琳,丁丽娟.论高校学生团干部的素质及培养[J].中国工业大学学报,2009.6[3]北京林业大学团委.浅谈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新途径[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7.6[4]田为龙.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团干部队伍[J].经济师,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