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电脑等,多媒体,既可以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练习的机会;还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结合,并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容易学,乐意学。 [关键词]:重叠投影 电教媒体 教学密度 再现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电脑等,多种现代教学媒体,既可以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还可以开发学生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激趣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把精神集中到学习上,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先采用重叠投影的方法出示图形让学生先观察然后量出长方形面积,再提出问题:以前求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用面积单位直接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有其他简便的方法吗?这样利用旧知识制造悬念,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给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景。又如,教学“角的初步 认识”这一课时,利用电脑的鲜艳 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的特点, 设计三幅图案,先出示一幅色彩鲜 艳的红领巾 ,让学生找出红领巾 的角,紧接着又出示一幅逼真的钟表实物图案,还有一把漂亮的实物折扇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实物图中的角。图象显示模仿逼真,渲染气氛,对低年级的教学效果显著。高年级的学生有争强好胜、好奇的心理,教师结合教材, 结合学生的心理创设教学情景,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画面上出现“圆形的钟、车的轮子、硬币、一段铁线围成的东西,在每个图形显出圆,光亮显示,并把圆拖出,充分突出圆的特点,使学生掌握的特征,教师提出疑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的呢?提出问题,引起兴趣,互相讨论,课堂气氛浓,老师再利用电脑把静变动的优点,画面演示一个小猴子开着轮子的车往前走,一路一颠一跛不平稳:再开着圆形轮子往前走,车子平稳地行进着,引进他们的求知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利用电教媒体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现于课堂,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学中如何画角是教学的重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学生看,无论教师讲得怎样清楚,画得如何漂亮好看,都存在这样的弊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老师画角时的身体会遮挡部分学生的视线。利用电脑教学情形就不大一样,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加上配上优美动听的语言解说,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在头脑中形成知识,对画角的方法清楚明白了;用电脑来画,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看得清楚,给学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教学效果好。又如,利用电脑有闪烁光点、立体感强透明的特点,教学“长方体认识”时,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棱、顶点闪烁光亮,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一看明白长方体有十二条棱,八个顶点。使教学直观形象具体,化难为易,达到教学目的。 三、操作示范,创造性地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重要形式,他们对具体 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针对这一心理特点,上课时我充分利用电脑直观形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如教“2”的认识,“2”字与鸭子的外形相似,我用幻灯打出一首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袋,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电脑画出两只小鸭在水里游戏的镜头,在小鸭的头部、脖子、尾巴闪现“2”字的字形光亮,来帮助学生学写“2”字,学生觉得有趣,记得牢固。 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在于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还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利用电教媒体,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使学生主动创造地学。教“梯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梯形),授新课前把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剪、拼)在幻灯上重现,老师操作整个过程,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智力发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化难为易。然后学生摆弄手中梯形,通过自己动手剪,拼,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梯形的高,于是推出了公式。老师再启发,还有别的方法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只用一个梯形就可以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即可以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予肯定的表扬,学生们兴致更高,个个动手操作,不是仅限于书本上的方法,而是动脑筋,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知识 同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其效果不同。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变成动画直观的形式,可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获得知识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复习课实际对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加以概括的课型。为了及时地、准确地把分散零碎的知识归纳整理成有条理的系统的知识,梳理成章,利用电脑逐一出现,使学生通过想、看、答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准确而清晰的概念。对于一些练习题目,如口算、填空、判断、选择、改错、回答等题型,通过电脑,既可节省老师板书的时间,增大练习密度,又可增加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拓宽知识面。如在讲授时、分、秒的认识后,电脑将一名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在钟面课件上拔出来。然后大家看后说出这位同学的作息时间。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在认识时、分、秒、的练习中,可以加大练习密度,从而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有异于重量、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10,丰富教学知识。 五、再现过程,灵活小结 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动到疲乏,没有兴趣,精神不集中,在这个时间,如果教师能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其声、光、电的效应,就可刺激学生疲乏了的兴奋点,优化课堂小结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虚拟现实,跨越空间,超文本、智能性等集一般媒体信息,电脑软件信息储存量大,调用方便,可循环、选择使用。小结时,可以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印象深刻。在画花束的过程中,设计2个画面:一是有动态感的花束在画面跳动并配有声音,让学生说出本节课讲授的内容,二是画面出现小结的填空题,通过本节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和电脑进行人机对话,交还学生小结的自主权。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形象又直观,而且能刺激学生的大脑,启迪思维,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学习环境和图文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本文等多种方式组织各种教学信息,对学生认识结构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结合,并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容易学,乐意学。这是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