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现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加速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抽象知识和形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老师,提高课堂效率。学校里有些人不喜欢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喜欢使用传统的黑板演讲方式。其实,这是一种偏见。的确,有些老教师不能接受多媒体教学不会制作课件,更有甚者,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不一定因为他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老师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利用课件突出教学重点,即使他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只要是认真地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条件,而且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也需要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改进,因为有些问题是需要在讲授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所以,经过几次的磨合和修改,你应该可以得到一份最适合自己讲课的课件。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法的改进和研究,并建起了二个共有200多个座位的多媒体教室, 15个有电教平台的课室。多媒体教室和课室的功能是将现代化的电子通信等设施运用于教学,它包括电脑、网络、音像设备和实物投影仪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更充实,课时容量更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通过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实践,体会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也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运用中的局限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下面就来谈谈以下几个软件教学的一点本人的看法。 运用CAI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常常出现无意观察或笼统观察,而运用了CAI,可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同时也把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字词也变得容易理解了。比如一年级ba的拼音读法,我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是这样的,第一个场景由两个小朋友分别推出卡片b 、卡片a 。第二个场景是由一个大喇叭拼读bā,第三场景是一个小男孩在拔萝卜,学习bá的读音,第四个场景是一个小女孩在练枪靶,学习bǎ的读音,第五个场景一个爸爸坐在饭桌旁,学生一看图中人物就知道是bà的读音,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图片,学生学习ba的第四声就容易多了.当学生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妙声光变幻后,再捧起书本细细地品味书中的内容,肯定能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运用CAI,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自从新课标提倡这样的学习要求后,在教学中,老师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教学,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运用CAI,可以从哪几方面提高朗读能力呢?我的体会有二: 1、用多媒体的画面和配音,指导我们读出语感。
为了渲染气氛,引导我们进入课文意境,体会感情,在朗读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指导我们朗读。再如上《两只小狮子》一课,老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狮子妈妈的神态、动作,然后结合生活中自己妈妈说话的语气,想象地读一读,最后听听画面中的配音,将自己的语气和配音进行比较之后,教师再指导、鼓励同学个别读、跟读、小组赛读等,多读几遍之后,我们进入了情境,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来了。 2.利用多媒体中的音乐,激发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课文内容不同,运用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同。在写景、写情的文章中,配上一段美妙的音乐,来烘托、渲染气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位教师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放一段适合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加上范读时慢时快、时轻时重的节奏,让学生从音乐中欣赏朗读,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之中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范读后,鼓励学生—谁读得好就给谁配音。学生听了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三、利用幻灯投影教学直观形象,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flash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直观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媒体有独特的功效。投影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放映字词,帮助正音、正字、辨析词义;也可以放映给画、照片,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教材理解课文。以《望天门山》为例,在教学中,“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依据课文内容设计flash课件:在图中,教师巧妙地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运用物象直观,由文到图,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恰当地理解了课文。这样,既能疑窦,又启蒙味,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没有这物象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境就要费课时费力气了。 再以《狼》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在flash课件制作中预先绘制屠户“遇狼”“避狼”“御狼”“杀狼”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一边观察投影片,一边学习课文,学习复述故事,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既重激又重学,既重传授知识又重能力培养,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可以适当的投影教学,是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 四、运用PowerPoint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新授课的容量 在一定的限度内信息活动强度越快,越有利于兴奋过程的高度集中,使学生在记忆过程初期出现的“瞬时记忆”能在教师有意识地强化信息后,较快地转变为“长时记忆”,从而提高认识和操练的效果。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新授课课堂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注意和记忆,巩固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设置“飞入”、“切入”、“百叶窗”、“螺旋”等动画效果和“打字”、“机关枪”、“爆炸”、“打碎玻璃”、“风玲”等声音效果,同时把重点、难点设成彩色文字。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多设计一些与概念相关的问题,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考察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及对外延的把握,增加课堂容量。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知识,比如说“图形的认识“的教学,通过几何画板生动的动画演示,变课本上死板的画面为栩栩如生的动画,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剌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首先,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方便直观等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适当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计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利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提高复习课的容量 一堂课开始往往要先复习上节课的重要内容,引出本堂课的内容,这时我们若把复习题或上节课的重要内容用如PowerPoint等工具制作成动画幻灯片,用多媒体电脑播放出来,不仅节约时间,而且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就比口述或板书优越,特别是那些以自学为主的课题,就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这时把问题以设问、选择、填空等题型投影出来,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自学就有了学习目标。如果课前写在黑板上也可节约时间,但不能长期保留,而用电脑制作的幻灯片软件不但能长期保存,还易于修改,并可反复使用。 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更明显,可先把复习内容制成幻灯片软件,对本单元或本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理出线索,强调重点、难点,然后在课堂上用计算机放映、讲解。把例题和例题解答制成各种动画幻灯片软件,使用起来更方便,学习练习量就大了,课堂便更紧凑。发挥教学的优势,进行变题训练,提高课堂容量,如让学生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时,讲授时,先从基本题(1)出发,讲完题(1)后再显示题(2),让学生观察两题条件的区别,思考后,再将两题的解答打出来比较,然后再继续(3) 的讲解,节省了抄题及板书的时间,给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思维空间。通过这种变式训练,学生觉得问题来得自然,容易把握问题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提高了课堂容量及课堂效益。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地,作为一名教育者,就应把创新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探索其实施途径与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任何教学手段所代替不了的。所以,我们组的教师正在不断探索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刻注意教学手段的更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实现教学技术现代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