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教学立意,涵养语文教学的起点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教学立意,涵养语文教学的起点
——探寻语文本体教学目标的迷失与回归
[摘 要] 当前语文教学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而迷失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灵魂作用的——教学目标的“立意”问题。“立意”的模糊与混乱,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会发生上述种种语文本体目标的“失魂落魄”。 教学立意是从学生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即围绕一定的文本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教学立意要涵养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依托,以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为目标,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内容,以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为支持。
[关键词] 教学立意 教学目标 涵养 语文教学
引言
中国画论素有“意在笔先”之说,意指完成一幅作品,事先要有立意:想表达什么意象?借什么具象来表达?怎样构图?怎样使用画语?有了这些主观意旨的构和,将之烂熟于胸,再提笔追写,方能得其形神。
写一篇文章,先要占据一种“立意”的高度,借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处理、结构的搭建乃至方法的选用和语句的铺排等等。内容决定形式,立意决定内容以及内容如何与形式相结合,这是写文章的老规矩。
同理,教学一篇课文,也应该像作一幅画、写一篇文章一样,意旨在先,以立意统率过程,当是保障有效教学的首要基本因素。
一、寻回语文教学目标的立意
先从我听课遇到的三个真实教学情景说起:
【情景一】《蘑菇该奖给谁》的教学。课上,学生又唱又跳,又表演又画画,很是活跃。评课时,有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理念,是一节好课。教研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测试以后,问题便显露出来了。一篇课文学完,全班45名学生只有12位学生能把课文读流利,另有20位学生只能磕磕绊绊地读下来,而其余的学生基本上读不成句,问及课文语句的理解,更是茫然不知所答。
【情景二】《蚂蚁和蝈蝈》的教学。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暗含一种先苦后甜、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思想。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学生读完这一段后,有的说“蚂蚁真勤快”,有的说“蚂蚁真爱劳动”。可是,有个学生说“蚂蚁是小偷”。教师便组织全班学生围绕“蚂蚁是不是小偷”展开了讨论,一直持续到下课,最终也没回到主题上。
【情景三】《恐龙》的教学。教师先把重点放在了对几种恐龙特点的理解上,师生依次分析、比较每一种恐龙的特点;接着,教师又把学生搜集到的8种恐龙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逐一说出恐龙的名字,足足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
这三个教学情景典型地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而迷失了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灵魂作用的——教学目标的“立意”问题。“立意”的模糊与混乱,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会发生上述种种语文本体目标的“失魂落魄”。
笔者认为,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立意,应像梳理出根系的主根与须根一样,分清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抓住主要的,适当考虑甚至不考虑次要的,从而确立简明的目标意识。具体地说,一要研究具体目标与上位目标的关系,把握立意的适切性;二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明确立意的重点;三要具体分析学生、内容与可得到的资源,以便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教育意义;四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
语文教学是一段师生的特殊生命旅程。教师若使这段旅程最短,或者最有意义,就必须尽可能地缩短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并引导学生拣取“旅途”中最美的“贝壳”。
二、教学立意,你是什么
教学立意是从学生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即围绕一定的文本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样,就可以将文本中零碎散落的主题内容统整起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立体的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形成有意义的价值取向。可见,教学立意是教学的主观意旨,是教师实现其教学价值的内核。它负责调控教学目标,使教学具有清醒明晰的价值取向和能力训练的层次,进入一种和谐圆满的境界。如,语文教材中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生长点”……这一个个情感激荡起伏的“点”,如“反哺”、“诚信”、“家乡”、“成长”、“亲情”、“感恩”以及对大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丑恶的憎恨,等等,就是教学立意的一个个焦点。
用诗化的语言描述,教学立意就是搭建一座鹊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孕育出灵魂新生的圣果;就是寻求一个亮点,照耀着能力训练的轨迹与精神涵育的境界交融为一。以教学论的观点考察,它的职责是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进入最佳状态。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生命旅途中最美丽的“贝壳”。
三、教学立意,你拿什么涵养语文教学
教学立意要涵养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依托,以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为目标,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内容,以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为支持。
(一)教学立意以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依托。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特有的形式。因此,一个精美的预设要深深地扎根于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逐步深入就是一个不断扎根的过程:主根不断粗壮,须根不断纵生。解读文本时要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入”就是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容、语言现象等学习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提高的生长点,寻找“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等语文实践的载体;“出”就是对文本的适当超越,联系相关的学习资料、生活实际等课外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程度,直接关联其教学立意。
一位教师执教《大江保卫战》一课,他意识到与教材配套的“教参”所罗列的教学目标中“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应是认知目标之外的情感目标,对此,他具体地提出“在阅读欣赏文字、照片等资料的过程中,由衷地被感动,并引发思考,解放军以特殊的形式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无私贡献和巨大牺牲,我们这些受惠者应该表达怎样的尊敬和感恩。”
请看,这位教师没有把“无私奉献”之类的口号交给学生,而是将文本的“教学立意”聚焦于“尊敬和感恩”。较之于“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低调了许多,亲近了许多;少了说教气,多了人文性。准此,有关的能力训练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设立有意义的目标,并在发展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让教学目标看得见。”无疑,这位教师的教学做到了这一点。
(二)教学立意以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为目标。教学过程,应被视为“产—需”过程,评价教师教学的基本指数,是学生需求得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变化的,根据变化的实际调适教学立意,是保持教学新意、生命力的关键。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说“我一直在思考,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时代的挑战。”“我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还只限于改良层面,甚至只是有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们的许多教师,不就是这样只能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入教改主阵地吗?”成尚荣先生说过:语文教改是在爬坡,是行进在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拐点上。因此,处在这个拐点上的人和事,面临着无数的选择。窦老师的“主题教学”花大力气对教材内容进行统整,以求找到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用“主题”滋养学生精神的成长,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我想,这不就是窦老师站在“拐点”上的一次“教学立意”的理性选择吗?她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设计了“忆亲人”、“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四大教学板块,而贯穿其中的教学立意的焦点则是一个“爱”字——爱亲人,爱周围的人,爱千里之外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爱天下所有的人。更为精妙的是,这“忆”、“讲”、“诵”、“别”中又无声地包含着多种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正是“教学立意”统领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成功范例。
(三)教学立意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内容。教育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立意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现行语文教材用大自然的美,负载于一定的语言,蕴涵着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语文教材中需要我们把握的宏观教学立意。
现行语文教材不仅以各种方式展现了美好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涉及一些以人口、资源、能源等为主题的内容。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同时,也能认识到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这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文本教学中需要我们把握的微观教学立意。
《特殊的葬礼》教学片段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者在这方面的教学立意:
师: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你打算以怎样的方式唤起人们去“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生:我打算设计一份有创意的宣传广告寄给电视台或报社。
生:我打算给课文配上音乐,在特殊的葬礼上声情并茂地朗诵。
生:我打算浏览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掌握更多的环保本领。
生:我想出一份有关环保的电子小报。
生:我想写一篇读后感。
生:我想今天回去就动员爸爸在屋后的空地上栽种小树。
生:我想向全校同学发出一份“给小纸屑安家”的倡议书,提请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师:同学们的点子真多,希望课后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四)教学立意以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为支持。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成效的基本保障。在诸多人的素质中,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其他素质有驾驭作用。就语文教师而言,我们不能仅仅热衷于阅读各种各样的新课标解读的书籍,而应静下心来好好读一点文学,读一点原汁原味的理论书籍。这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恕我直言,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得到过充分的文学熏陶,没有得到过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希冀学个一招半式,立马回去就能运用。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对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是无任何好处。
在语文教改中,教师是不是以为一本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教师是不是充分了解学生的状态和需求,教师是不是能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能不能有效调控和组织教学的过程,靠的就是学养和智慧。而教师学养的提高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心中有语文,一个自己不会读不会写的语文教师,很难想象他能教出自己的教学立意来,更不可能培养出语文素养很高的学生。
结语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美的鉴赏;情感的涌动,心灵的诉说。
这一切,都在语文教师的把握之中;而这一切又太难把握,太费思量:工具与人文,有序与无序,真理与非真理,标准化与多样化……似乎很清楚,却又道不明白。
语文教师是教师中的“另类”,因为语文教学需要太多的情感投入,太多的语言魅力,太多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的课堂之味,非个中人所能领略。
但我不禁想起培根的一句名言:“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下一篇
:
立足实际抓教研
Tags:
教学
立意
涵养
语文教学
起点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