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不仅描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恢弘的战争场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那一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俗风情,而且,运用多种技法,刻画塑造了不少脍炙人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生活在电影、电视剧里,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中;甚至被人们供奉在庙堂里,雕刻成石头像,活在人们心中;更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里:像“说曹操,曹操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扶不起来的阿斗”,“你怎么像个猛张飞”,①等等。这些成语、典故、俗语,几乎妇孺皆知。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多么成功;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对当今乃至今后人们日常生活和语言的影响多么巨大。
 既然《三国演义》一书在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如此成功,那么,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必定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技法技巧。下面,结合罗贯中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我们来探讨一下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技法技巧。
    一、抓住人物特征,正面直接描写,留下鲜明印象
 《三国演义》一书,拥刘贬曹倾向非常明显。作者是站在蜀汉政权为正统的角度来陈述历史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便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首先登场亮相的就是《三国演义》的“男一号”——刘备。刘备一出场,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这段文字,介绍了刘备的籍贯——涿郡人士;性格——“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志向——“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家庭出生背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更主要地是正面直接描写了刘备的相貌——“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样,刘备的形象就在读者面前站立起来了:中等身材——七尺五寸(身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75米),上肢很长,异于常人——“双手过膝”;双耳很大——“两耳垂肩”,而且“目能自视其耳”;刘备还是一个“美男子”—— “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这样的正面描写,文字虽说不多,但是,能够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一书,重点刻画的男2号人物——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关云长,作者也是采取正面描写方式,对其外貌加以刻画的:“……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短短一百来字,作者通过刘备的眼睛,把被后人尊为“武圣人”的关羽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关羽身材魁梧——“身长九尺”(身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1米);长胡须——“髯长2尺”(堪称美髯公);面色红润——“面如重枣’;一表人才——“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籍贯——“河东谢良人”;性格——嫉恶如仇(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路见不平一声吼”,杀死了“倚势凌人”的豪强,“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作者对张飞的描写也会传神:……“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也是仅用100来字,就使张飞得形象跃然纸上:身材壮硕——“身长八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86米);面貌凶恶——“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性格直爽——“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第一次与刘备见面,相互尚不相识,看见刘备叹息,就上前“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刘、关、张各自第一次出场,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正面直接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二、善于铺垫渲染,通过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描述关羽武艺高超,作战神勇,作者采用善用渲染气氛,通过侧面烘托,成功塑造了关羽关云长武功盖世、神勇无敌的英雄形象塑造。本回主要是通过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来塑造关羽武功盖世、神勇无敌的英雄形象的。关羽未出阵之前,先描述其对手华雄是多么的神勇无敌。作者先介绍江东豪杰孙坚败在了华雄手下。闻此败讯,八镇诸侯联军盟主袁绍都大吃一惊:“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在商议退敌之策时,袁绍不无忧虑地说:“……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当华雄率军来到汜水关下挑战时,袁绍问:“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请注意,俞涉乃袁术手下的骁将。既有“骁将”愿意出战,袁绍自然求之不得;“绍喜,便著俞涉出马”。没想到,马上就有败报传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闻听此讯,“众大惊”。好在“太守韩馥 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没成想,“骁将”不行,“上将”也很怂,“去不多时”,便有 “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江东豪杰孙坚败了,袁术“骁将” 俞涉死了,韩馥的“上将” 潘凤也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之余,这可如何是好?袁绍不禁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经过前面的一层一层的铺垫渲染,华雄勇武过人的形象塑造成功了,尚未出场的袁绍的两员得力干将颜良、文丑,读者们也有了初步印象,真正的英雄关羽关云长也该“闪亮登场了”。你看,“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 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袁绍和其弟袁术的祖上是 “四世三公”,门第高贵,所以他很看重人的身份地位。“ 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得知眼前这位自告奋勇,“愿往斩华 雄头,献于帐下”的“小将”原来职务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弓马手”,还没等盟主袁绍说话,其弟袁术立马就生气了。“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    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好在,八镇诸侯中还有一个慧眼识珠的曹操。见此情景,“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然而,袁绍还是认为不妥:“使一 马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曹操又劝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羽也上前做出保证:“如不胜,请斩某头。”袁绍这才勉强答应。为了更进一步塑造关羽的英雄形象,作者又设计了一个情节:“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②
 不少评书小说,描述某人武艺高强,往往从正面去描述那人是用什么兵器,如何你一刀我一枪地拼杀。虽然说得热闹,给人的印象往往肤浅而平面化。作为小说高手,罗贯中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描写手法,既塑造了关羽关云长的武功盖世、神勇过人的英雄形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堪称妙笔。“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 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短短65个字,却把关云长的盖世武功和神勇无敌描绘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战斗很激烈:“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 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战鼓声,喊杀声,“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可以想象战斗多么激烈!“众皆失惊”,短短四个字,从侧面人们的反应中,也可以想象战斗之惨烈。时间很短暂:“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还没来得及派人去探听战斗情况,战斗已经结束,连斩联军“骁将”、“上将”之头的不可一世的华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被关云长将头斩下,“掷于地上”,而且,关云长上马出战时,曹操斟的一杯壮行酒还“尚温”。这场激战,作者虽说仅用60来个字,但是,这场战斗,先通过铺垫,又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斗紧张精彩,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把武圣关云长的盖世武功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惜墨如金,却妙笔生花。
    三、善于层层铺垫,情节逐层推进,以达引人入胜效果
 《三国演义》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时,善于通过层层铺垫,陪衬烘托,抽丝剥笋,逐层推进,最后才让主人公“闪亮登场”,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在关云长出场之前,先写了两个陪衬性人物:袁术的“骁将” 俞涉和韩馥的“上将”潘凤。这两员战将一出场,便被华雄斩于马下,做了冤死鬼。然后,才让关云长正式出场。这就叫铺垫。经过铺垫对比,关云长的神武得到更好地展示,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刻画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时,也采用了这种手法,而且运用更加炉火纯青。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里,描述刘备马跃檀溪逃过蔡瑁追捕,躲过一劫后,遇见了“松形鹤骨,器宇不凡”的水镜先生司马徽。闲谈中,司马徽告知胸徽大志的刘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当刘备追问“伏龙、凤雏何人也?”时,司马徽只是说:“好!好!”却不肯详谈。再问,水镜先生便把话岔开,不谈了。这是《三国演义》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伏龙”(也称卧龙,即诸葛亮)。但是,却被水镜先生说的云山雾罩,平添一些神秘气氛。接下来,是单福(实为徐庶)出山帮助刘备连破曹军,小试身手。不料,徐庶却被曹操用计诱骗,不得不离开刘备。临行前,徐庶去而复返,向刘备郑重推荐了诸葛亮。当刘备询问诸葛亮才能时,徐庶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在刘备眼里,徐庶已经是天下奇才;经徐庶这么一比,一说,诸葛亮尚未出场,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肯定非比寻常。为了进一步抬高诸葛亮,作者又设计一个情节:司马徽再荐名士。借司马徽之口,把尚未出山的诸葛亮又拔高了一层。司马徽说说诸葛亮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诸葛亮尚未出场,经司马徽一提,徐庶一荐,司马徽再荐,三次铺垫之后,已经在刘备心目中,以及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是刘备“三顾茅庐”。在诸葛亮正式出场前,作者又借助环境、农夫、牧童和诸葛亮的朋友、亲人的言行来铺垫陪衬诸葛亮,以进一步拉高诸葛亮,衬托其盖世奇才的崇高形象。刘备、关羽和张飞“一顾茅庐”,首先听到了农人吟唱的山歌:“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问“此歌何人所作?”农人回答“乃卧龙先生所作也”。——未见其人,已听其歌。待刘备一行找到诸葛亮家时,家中童子说“先生不在家”,而且行踪不明,归期不定。刘备等人只好悻悻而归。此时,作者又用环境描写来映衬诸葛亮:其住处环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真乃地灵人杰之宝地。刘备正“观之不已,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如此“容貌轩昂,丰姿俊爽”之人,是诸葛亮回来了吗?刘备一问,才知是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刘备请求与之一叙,崔州平听完刘备来意和志向,发表了一番高论:“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此番高论,虽不甚合刘备心意,但也可见诸葛亮平日所交朋友,均非俗人。这也是作者在诸葛亮正式出山前,用人物所作的第一次铺垫。③
 刘备二顾茅庐,半道上,听到酒店里传来歌声:“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歌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其歌曰:“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能唱出如此富有内涵的歌曲者,想来也绝非等闲之辈。刘备甚至认为,诸葛亮就在这唱歌者之中。结果,一问,才知唱歌者也是诸葛亮的两个朋友:一位是颍川石广元,一位是汝南孟公威。——这是作者为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而作的第二次铺垫。
 刘备一行冒雪再次来到诸葛亮家,只遇见其弟诸葛均。说明来意,留下书信,正准备返回时,“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人装束做派和所吟诗句,也非等闲之辈。因而,刘备又一次把来人当成了诸葛亮。不想,来人却是诸葛亮的岳丈黄承彦老先生。——这是作者为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而作的第三次铺垫。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倒是在家。只是,刘备一行风尘仆仆来到门外,诸葛亮却在午睡。为表诚意,刘备只好耐心等待。直到睡足醒来,得知刘备一行等候多时,诸葛亮才更衣相见,正式出场。
 诸葛亮正式出场前,作者先借司马徽、徐庶之口介绍,再用农夫歌声和居住环境烘托,接着用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做铺垫,再用诸葛亮岳父黄承彦陪衬,可以说,烘托、铺垫、陪衬,做足了功课,“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看作者对诸葛亮的正面描写: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不足30个字,诸葛亮的形象跃然纸上。诸葛亮不仅气质好,“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而且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隆重对策,孔明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诸葛亮用简短的话语,纵论天下大势,确定战略方针:先占荆襄奠定根基,再图益州做为基础,三分天下,以待天时。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以后的表现,堪称忠臣良相之表率。那是后话。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是非常传神的,非常成功的,小说刻画和描写了众多性格各异、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从小说刻画人物形象手法上来看,罗贯中堪称高手中的高手。正面描写,笔墨简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侧面烘托,简洁生动,预留充分想象空间;预作铺垫,层层推进,陪衬对比,主要人物光彩照人。《三国演义》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的人物形象,而且其对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尾注:
①“说曹操,曹操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扶不起来的阿斗”,“你怎么像个猛张飞”:都是人们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典故等总结出来的谚语、名句。                                                   ②“温酒斩华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③“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参考文献:
1、陈美玲《论性格强化的典型人物—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载《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2年9月。
2、陈松柏《殊途同归,相映成趣文学类毕业论文定制—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董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陈伟军、孙爱春联合撰写《(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性格化倾向》,《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11卷第2期。
4、邓莹辉《从董卓形象的塑造看(三国演义>的评价系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7卷第4期。
5、辜美高《(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载《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2年9月。
6、黄羽田《论(三国演义>智囊人物性格素质和从政心态》,《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第5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的阻碍因.. 下一篇:初探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Tags:浅谈 《三国演义》 人物 描写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其他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