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
本论文在
其他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浅析林黛玉的悲剧美
[摘 要]:《红楼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有花之容貌,更有竹之气节”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这一形象体现了极其崇高的美学境界,这种美学境界显示了黛玉形象本身的悲剧美。黛玉既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现实写照,又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所涵养出来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悲剧美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天地间灵秀之气所钟的女子喻之为花,那么,林黛玉就是花之精魂。她不仅“有花之容貌,更有竹之气节”,作者精心塑造了这一形象,并使之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书中写黛玉的容貌才情出类拔萃,行止见识超越群芳。她外表秀丽,明艳动人可谓:“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除她的外形外,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破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写她的绝顶聪明、诗词书法无所不精,甚至还能识曲审音。而她的才华并非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和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即兴捷悟而出的。她的才情超越众芳,而内心坚贞,反映在性格上的不同流俗:“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这既是天性所赋,也是教养所得,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她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虽然她也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可是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在贾府过着寄旅的生活。由于身世飘零,加之封建礼教对她爱情等方面的重压,造成她伤春悲秋、多愁善感、孤寂多病的特征。她与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同声相应,憧憬着理想的天地,渴望追求独立自主的爱情。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她的美好愿望遭到了压制和摧残,终于造成了“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剧结局。
悲剧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同时,《红楼梦》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幽长的、给人们的印象也是深刻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灵性独具、聪颖异常而偏又命运多难的“凄美”形象。在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凄美”已初见端睨。而小说是“凄美”二字,又是着重的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写作的,“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本文正是试图从“外在、内涵、艺术及凄惨身世、纤弱多病”这五个方面来论证林黛玉的“凄美”形象。
一、林黛玉的“外在美”形象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精致的美丽形象。我们可从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韵致天然,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曹雪芹此时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读者心中,早已经对这“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曹雪芹于此处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而在读者初见黛玉,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一句“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通过“写虚”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真可谓神来之笔。我们再从宝玉的眼里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
二、林黛玉的“内涵美”形象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其敏感就是关于她的一些“小心眼儿”,一方面这些“小心眼儿”恰恰体现了林黛玉的自尊与自爱,主要是因为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
黛玉的这些小心眼儿在小说中的多个方面都有表现,例如:“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而黛玉却无视宫花的新巧,只是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再就是晴雯拒绝开门一事,其实只是晴雯未能听出黛玉的声音,以为是别家的丫头。本属误会,可怜的林黛玉却想到自己是“依栖”在人家篱下,极度伤心: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领会黛玉当初的凄凉处境,其意识中“有些怕被人看轻”的顾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些黛玉的“小女儿情态”——一种有些无奈的美丽。
林黛玉处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官宦家庭,外面看是笙歌阵阵、花园锦绣、歌舞升平的繁华之所,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黑暗之地。林黛玉谨记其母的遗训:“外祖母与别家不同”,因而在贾府中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正因为寄居在这种黑暗的环境当中,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因此,这些似乎有点失之偏颇的小心眼儿也就变得情有可原,甚至更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奈和凄凉。
而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
三、林黛玉的“艺术美”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姿容尚是次要的,更能动人心魄的是她丰富、优美、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是她妙语联珠、一挥而就的艺术才华。我们且看第一次结诗社时以“咏白海棠”为题(限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支香时间作出,作不出者则罚。众人冥思苦想之际独黛玉不以为然,或静观秋色或独抚梧桐,或又和丫环嘲笑。待众人纷纷交卷时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这首为上。尽管这种“恃才傲物”的态度并不可取,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才思是何等敏捷、才情是何等的丰富,实在是让人叹服!
作者对于黛玉的艺术天才也是笔墨渲染最多的,广为称诵的作品就有《秋窗风雨夕》、《葬花吟》、《唐多令》、《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五美吟》等,声情并茂,如行云流水,令人拍案叫绝,简直是一个“天才才女”的化身。
黛玉的诗,既能融情于景,也能把她在生活中的境况在诗歌中充分的表达出来。其所作的诗大都寓有深意、意境深远、感人至深,是小说中其它人所不能比拟的。贾雨村是黛玉的启蒙老师,他称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尤其是在林黛玉“菊花诗”中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含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黛玉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高洁品格。
而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说是“一诗成谶”。这首诗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对世态炎凉的最好抨击,也是对她当时所处的黑暗环境作真实的描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是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
上述三者之美构成了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一句“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病体。作者正是从两方面来描述林黛玉的悲惨命运的。
四、身世所致的“凄凉”形象
黛玉年仅六岁时其母亡故,不久其父又丧,林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因此只能寄居在外祖母家,而外祖母家又远非林家所能攀的富贵,加上其母亲的遗训“外祖母家自与别处不同”,从而致使黛玉幼小的心灵感到最沉重的压抑。
于是,她在贾府的生活中时常小心翼翼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行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深恐“被人耻笑了去”。可想而知,黛玉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奈。六七岁的幼童,正是天真活泼、撒欢膝下尽享天伦之际,偏落得如此际遇,真真是凄凉已极!
正因为身世如此,林黛玉时时都是谨小慎微,深怕授人以耻笑的把柄,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遂使黛玉生出不少的“小心眼儿”来,这其实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作者以这种“小心眼儿”来描写黛玉的自尊自爱,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对于她凄凉身世的刻画也可谓入木三分了。因此,时下有人评黛玉“心眼儿太小”实是对作者的一番苦心的深刻误会,这是作者的精妙安排,内有因果关系存焉,不可不用心体察。
就其爱情方面来论,黛玉与宝钗之间,宝玉的心里本是要与黛玉长相厮守。两人之间也有海誓山盟,怎奈黛玉身世地位都不能与宝钗相较,自有贾府中一些势利的人从中作梗,纵是贾母早知道宝玉与黛玉的山盟海誓亦不顾:“别的事都好说。林丫头倒没什么,若宝玉真是这样,这可叫人作难了!”,足可见黛玉在贾家的份量。最后还是有了凤姐与王夫人的“掉包计”,直落得“有情人不成眷属、棒打鸳鸯两离分”的爱情悲剧。黛玉之死,与此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如此凄凉结局,怎不叫人扼腕唏嘘、眩然欲泪!
五、纤弱多病的“凄凉”形象
林黛玉自小就有“不足之症”,而且“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我们从其母贾氏夫人亡故,黛玉“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症复发,有好些时不能上学”等语可知其“弱质纤纤”。林黛玉与宝玉初次见面,宝玉便“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至此际,黛玉“既如西施之美,又如西施之病”已跃然纸上了。
黛玉身子本来纤弱,经不起致命的打击。机缘巧合忽听得“傻大姐儿”泄露出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怨急攻心,立时觉得“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却象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让读者想哭的一段事故。待后回到潇湘馆门口,她那本来怯弱的身子再也无法承受:“只见黛玉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其“命”与“病”,至此际已入“危境”了。
等到贾母闻讯“大惊”前来看望时,黛玉微微睁眼,喘吁吁的说道:“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然后微微一笑,把眼又闭上了。一个“微微睁眼、喘吁吁”的形容,就把一个娇弱无力、病入膏肓、频临仙归的黛玉刻画得何其生动、何其明白!而黛玉一句“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了了数字,让读者感觉到这话里边有多少的怨、有多少的恨、有多少的不甘、又有多少的无奈啊!每每读至此处,我总禁不住要热泪盈眶!不为别的,只为黛玉无奈的“凄凉”!
我们再来看“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回,焚诗之际,一连几个“喘”字:“说着又喘……又喘成一处……又闭上眼坐着,喘了一会子”把个病态的黛玉可是刻画得入木三分。诗稿既焚,黛玉俗缘得了,心情一松“那黛玉双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此时的黛玉,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及至后来黛玉“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身子渐渐冷了,两眼一翻”散手西去,却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一边是人间至悲,一边是美景良辰,人世之至情,竟有“凄凉”而至于此者!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政治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人们对正面人物遭遇苦难和不幸都是深表同情的,而悲剧美给人的美感也是崇高的。正面人物有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所以悲剧美就是人格美,曹雪芹在描绘林黛玉形象的清瘦面影时,便是结合人格美的内在素质进行刻画的。这种审美认识也是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中借鉴得来的,具有民族的继承性和历史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2、曹雪芹《红楼梦》文中所引《红楼梦》原文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1日版。3、陆树嵛: 《谈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中国文学网。4、鲁 迅:《中国小说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7月新一版 。
6、王江松:《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浅析语文课中的“互动探究性”教学
下一篇
: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对学校育人..
Tags:
浅析
林黛玉
悲剧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