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现成论文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运用教育日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运用教育日记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
 一 、当前教师反思现状
 从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到现在提倡的“反思性教学”,无不强调反思的重要性。无可否认,反思对于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走近一线教师,我们会发现,尽管他们中大部分都意识到反思对于自我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但在反思意识转化为反思行为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种种困惑。
 1、工作忙碌,反思进不了行事例
 教师的工作不能不说忙碌。忙碌了一天的教师,还有许多工作以外的事务,相比之下,以牺牲休息的时间为代价去做无需应付检查的反思,那就需要相当强的意识才能达成。就这样,反思,因为忙碌而被挤出了教师的工作范围。
 2、封闭式的思考,等于偏见
 反思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背景之上的,背景越广阔,思考越是游刃有余。从当前教师队伍看,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基本上适应不了教学工作的需求,而就职后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现状也不容乐观。从教师群体看,教师的学习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呈下降的趋势。没有拓展认知途径,靠已有的一点薄弱的知识来支撑自我的反思,这无疑成了反思的一大障碍,反思也就陷入了“固执己见”的困境。正如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有太多这样的人,在他们自认为思考的时候,只不过是在重复自己的偏见。”
 3、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没有坚持
 “我能发现问题,但我常常无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位教师对我的倾述。在困惑中,渴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或是从书籍理论中找到相应的对策,这些似乎都是并不难实现的途径,但在事实中却很少能实施。对于问题,教师似乎也是喜新厌旧的,以新问题代替旧问题,就算没有解决,旧问题也就过去了。面对后面接踵而至的问题,有太多的理由对之前的问题放弃与遗忘了。
 4、如何走出反思的怪圈
 反思似乎就是在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看似解决了一个问题,实则冒出更多的问题。虽然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却发现自己的思维逐渐变得僵化,停留于同一层面在思考问题。犹如走进了一个迷宫,反思似乎成了一种折腾。当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时,反思时常会令人变得犹疑不决。这也是一线教师“当局者迷”的状态吧,渴望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但终究还是逃不出细节的纠缠。
 5、反思与孤独相伴
 “尽管许多同事在一起工作,但还是常有孤军奋战的感觉。”教学中的孤独感许多教师都存在,这是由于缺少团队氛围。同事之间,有的因为年龄差距,有的由于办公地点不同,有的碍于竞争关系,彼此之间对于教学问题的探讨很少。同事之间聊得最多的是家庭与生活,或是教学中不顺心的事件,至于某方面具体的教学问题则很少探讨。孤军奋战让反思少了许多碰撞的火花,少了许多合作中的生成。
 6、学校没有实质性的反思制度
 随着学校对教师素质提升的关注,反思己成为学校培养教师发展的途径之一。与之相应地出现了要求教师写教后感、听后感、教学随笔等反思文章。不过也只是要求而已,再落实下去就是定期完成相应的数量,上交,存档。其实这些都不是属于反思特性化的程序,是适用于任何一种教学任务检查的模式,不用多长时间,便走向了机械化的操作。教师也疲于应付,网上下载,张冠李戴,冠之以反思的名义上交,学校将其存档,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程,但它是汇成教师教育思想的涓涓细流,形成反思意识,不难;零星的反思,也不难,难在于让教师将反思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与习惯。这就需要学校形成反思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反思形式。
 二、教育日记的特点及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90条《我是怎样写教育日记》中写道: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事簿里①。
 教育日记是指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记录在实践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所反思的内容。在不同的反思阶段,教育日记的书写有不同的格式。在初期,注重反思意识的形成,体现书写的随意,可以类似随笔的形式出现,流露情感,甚至是教育的流水帐;随着反思的深入,教育日记逐渐走向规范与深化,应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为支撑,教师的认知深度与角度都有相应的提升。
 1、教育日记的特点
 教育日记具有持续性、真实性、灵活性、典型性的特点。 
 (1)持续性。      写日记贵在持之以恒,贵在连续性。虽然教育日记与普通意义上的日记有一定的区别,它不硬性规定教育者“日日记”。但教育日记作为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同样应该有持续性和连续性。
 (2)真实性。      教育日记是教育者自我反思性质的,必须记录教育过程中亲身经历中的所遇、所思、所想、所感,无须编造,这是教育日记价值之所在。      (3)灵活性。      教育日记作为一种个人写作体,本无定式,应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和自己的习惯,灵活运用,同普通意义的日记一样,常需写日期和天气,有时也写主题。      (4)典型性。      教育日记不是简单生活现象的罗列,必须以教育者以教育过程中有一定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作或学习心得为写作内容,挂流水帐写法不可取。
 2、教育日记的形式
 教育日记形式多样,它既可以是纪实式的形式,也可以是随感式、研讨式等形式。
 (1)纪实式教育日记     纪实式教育日记即对当前的教育状况、某一教育事件的内容和教育生活中的小事作细致叙述描绘。     (2)随感式教育日记      随感式教育日记的所记内容大多是写作者对某一教育事件的感想或某书的学习心得体会。    (3)研讨式教育日记      即教师将自己所遇到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教育现象、教育事件、教育问题,加以认识、分析、判断,并把自己教育见解和看法的认识过程记录下来的日记,具有综合性议论的特点。    在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中,其中有一类便是“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反思的方式很多,写教育日记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强调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获取,而是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事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以促成所谓“反思性实践”的追求。
 多种形式的反思为教育日记的书写提供的丰富的素材,教育日记的书写又为更深层的反思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三、教育日记对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作用
 杜威是反思性教学的倡导者,他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是“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②”
   Georgea Sparks-Langer和AmyColton提出反思性思维的三种因素:第一个是认知因素,是指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教室状况做出良好的决定所必备的知识。第二个要素是批判因素,它关切“道德与伦理方面的社会同情心与正义感”,社会正义与教育中的伦理问题应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题。第三个因素是叙述因素,教师叙述形式包括对课堂中批判性事件的描述、不同种类的日志、教师与督导或顾问一起完成的会议报告与自我访谈等。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反思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品质:其一,反思具有对象性,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合理性是其反思目的。这意味着反思者首先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其二,反思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情境具有相应的决策能力,为“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探索、搜集、探究。”其三,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这意味着反思者要有较强的意志品质,缺乏毅力的人往往望而却步。其四,认知因素为反思提供了知识背景;其五,反思者应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其六,反思者具有对所发生事情的叙述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日记对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日记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教育日记不再是可为可不为之事。
 日记如鞭子,通过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自我鞭策,鼓励教师形成持之以恒的品质。帮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会思考,“挤”出时间来反思自己。同时这一过程也是自我对话的过程,是通过教育日记让教育者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使教育者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育日记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打破封闭式的思考,为反思保证方向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久而久之便可能处于一种“固执”的状态,阻碍教师对新观念的接受。
教育日记是教师更新理念的有效手段,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一系列的程序对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教育观念以理性的思考和审视,对有价值的成份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观念。
 3、教育日记可以提高教师提炼问题的能力,帮助教育者走出反思的怪圈。
教师通过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观察学生和自己的行为,从复杂的、疑惑的和不确定的问题背景中将具体问题构建出来。
 为克服教育无内容可写的现状,教师必定会以审读的目光看待自身的教学行为及周围的教学环境,为“有米而炊”而观察,成为教师形成反思品质的第一步。
 4、教育日记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推进教师知识性的交流,使反思不再与孤独相伴。
 实践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反思所得。教师通过教育日记的撰写,分析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持续地观察记录某种教育现象,将教学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实践性知识。
 教育日记作为教育事件的叙述载体,为教师之间对某方面具体的教学问题的交流讨论提供了机会。从而推进教师之间知识性的交流,
 5、教育日记促进教师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育日记促使教师运用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完善教学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始终扮演一个研究者的角色,进行创造性劳动。教师不仅要知道结果,而且要亲历“解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6、教育日记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铸就
 通过写教育日记,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在不断地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商务印书馆,1995.6
3、李彦花,陈二伟: 《浅析教学日记,《教学与管理》, 2003.4
4、梁伟国、李帆:《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人民日报》,2004年第7期
5、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6、Amy Bemstein Colton , Georgea M. Sparks-Langer: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Reflection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 Vol. 44, No. 1, p45-54.
7、范东生:《论教师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幼儿品质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的整合
Tags:运用 教育 日记 提高 教师 反思 能力 研究 【收藏】 【返回顶部】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其他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