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
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 首页 |
  • 毕业论文 |
  • 论文格式 |
  • 个人简历 |
  • 工作总结 |
  • 入党申请书 |
  • 求职信 |
  • 入团申请书 |
  • 工作计划 |
  • 免费论文 |
  • 合作期刊 |
  • 论文同学网 |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网 -> 毕业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毕业论文标题:

河北省开滦集团吕家坨矿矿井初步设计

 本文ID:LWGSW15985 价格:收费积分/100
扫一扫 扫一扫
本站会员可自行下载:下载地址 河北省开滦集团吕家坨矿矿井初步设计 (收费:11800 积分)  

论文编号:CKZS013   论文字数:42766,页数:115   附CAD,外文翻译

摘  要
 本设计是根据河北省开滦集团吕家坨矿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初步设计。设计的井田面积为41平方公里,矿井年产240万吨,井田内煤层赋层较深,倾角不大,平均厚3.83m,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涌水量一般。
 设计采用立井两水平暗斜井延深开采的开拓方式,采用条带式准备方式,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艺,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主要对矿井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对矿井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进行了设备选型计算,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进行了有关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实现一矿一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开拓方式  准备方式  采煤方法  综合机械化  高产高效


ABSTRACT
 The designation is based on actual situation of Lu Jiatou pit of the Kailuan Mining Group in Hu beifor th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ere are 41 square kilometres of well field area and 2,400,000 tons of coal annually to be designed, whose coal bed gives deeper layer and inclination is not lager, the average thick is about 3.83m,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volume of gas poures out relatively larger, coal bed has natural fireing tendency, and the colliery water is middle in cacity .
 This design adopts the erected sheft mining method and belt-ready way. In addition to using skewed towards long walland methods, integrating mechanized stoping techniques, That is the main way to open up the pit, preparing forms, coal mining methods for preliminary design. As well as transport, ventilation, drainage systems and other production equipment models calculated to pit various production systems describ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esides, I want to describe various production systems of the pit and the interlinkages between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the constraints on the state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words:  explore ways  preparation ways  coal mining methods 
 mechanization comprehensiv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2
1.1概况 2
1.1.1地理位置与交通 2
1.1.2自然环境 2
1.1.3矿井附近的工农业情况 3
1.1.4水源、电源、劳动力及建材来源 3
1.2井田地质特征 4
1.2.1地层 5
1.2.2构造 6
1.2.3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特征 6
1.2.4水文地质特征 7
1.2.5沼气、煤尘和自燃 11
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3
2.1  井田境界 13
2.2  井田储量 13
2.2.1矿井工业储量 13
2.2.2矿井设计储量 14
2.2.3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5
2.3  矿井年储量及服务年限 17
2.3.1矿井工业制度 17
2.3.2矿井服务年限 17
3  井田开拓 18
3.1概述 18
3.1.1开拓方式选择 18
3.1.2影响立井开拓的主要因素分析 18
3.2井田开拓 18
3.2.1对井田开拓中若干问题分析 18
3.2.2方案的提出及技术比较 19
3.2.3方案经济比较 20
3.2.4确定方案 23
3.3井筒特征 23
3.3.1主井 23
3.3.2副井 24
3.3.3风井 26
井壁的支护材料及井壁厚度: 26
井筒深度: 27
3.4井底车场 27
3.4.1设计基本参数 28
3.4.2井筒相互位置的计算 28
3.4.3井底车场各存车线长度的确定 29
3.4.4线路联接计算 31
3.4.5轨道线路平面布置 36
3.4.6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36
3.4.6 井底车场主要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38
3.5开采顺序及采区回采工作面的配置 43
3.5.1开采顺序 43
3.5.2保证年产量的同采采区数和工作面数 43
3.6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周期 45
3.6.1概述 45
3.6.2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周期的各计算图表 46
4  采煤方法 50
4.1采煤方法的选择 50
4.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50
4.2.1带区走向长度的计算的确定(以第一水平第一阶段内带区为例) 50
4.2.2确定分带走向长度及分带数目 50
4.2.3回采巷道的布置(分带斜巷的布置) 51
4.2.4联络巷的布置 51
4.2.5带区硐室 51
4.2.6带区生产系统 52
4.3回采工艺设计 52
4.3.1概述 52
4.3.2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 54
5  矿井运输、提升及排水 63
5.1矿井运输 63
5.1.1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63
5.1.2带区运输设备的选型 63
5.2矿井提升 64
5.2.1矿井提升概述 64
5.2.2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64
5.2.3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64
5.3矿井排水 74
5.3.1概述 74
5.3.2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74
6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82
6.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82
6.1.1选择原则 82
6.1.2选择矿井主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83
6.1.3选择矿井通风方式 83
6.2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84
6.2.1风量计算 84
6.2.2风速验算 87
6.3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87
6.3.1计算原则 87
6.3.2计算方法 88
6.3.3计算矿井总风阻及等积孔 91
6.4主通风机选型 91
6.4.1选择主通风机 91
6.4.2 选择电动机 93
6.5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94
6.5.1概述 94
6.5.2瓦斯爆炸的预防措施 94
6.5.3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96
6.5.4井下水灾的预防措施 97
6.5.5粉尘的综合防治 97
7  矿山环保 100
7.1矿山污染源概述 100
7.1.1大气污染 100
7.1.2废水排放 100
7.1.3固体废弃物排放 101
7.1.4噪声污染 101
7.2矿山污染源的防治 101
7.2.1大气污染防治 101
7.2.2矿山水污染的防治 102
7.2.3矿渣利用 102
7.2.4噪声的控制 102
结论 104
致谢 106
参考文献 107


相关论文
本论文在其他专业论文栏目,由论文格式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www.lwgsw.com,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上一篇:淮北矿业集团石台煤矿的初步设计 下一篇:河南省神火集团新庄煤矿矿井初步..
Tags:河北省 开滦 集团 吕家坨 矿井 初步 设计 【收藏】 【返回顶部】
会计论文
电子机电论文
金融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模具设计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论文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法律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测控专业论文
交通工程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新闻专业论文
艺术设计
教育技术学论文
应用物理学论文
轻化工程论文
德语专业论文
给水排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食品生物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视制片管理
工业工程论文
文化产业管理
包装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制药工程论文
生物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工程论文
通信工程论文
财务会计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管理专业
心理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
护理学毕业论文
其他专业论文
历史学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
营销专业毕业论文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计算机论文
推荐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论文格式网(www.lwgsw.com--论文格式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其他专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论文格式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8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