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154
试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意义,探讨了整合时应遵循的的原则,分析了整合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着重记录了自己在实际整合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关键词] 信息技术 历史课程 整合 方法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其具有“丰富”、“便捷”、“开放”和“交互”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最佳组合,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则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它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下面,我就“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意义 1、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能为历史教学提供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内容详实而丰富的学习资源,易于创设学习情境。 例如,在学习《日本对外侵略》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展示“日军制造‘旅顺惨案’”的相关图像资料,然后提出下列问题:“资料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的什么政策和行径?”;“当时日本政府推行该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该政策在历史上还有什么具体表现?”。这样,呈现出来的情境和问题马上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以顺利回答以上问题,于是他们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