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543
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 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等。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散性、创新性等能力。[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能力。在中小学教学中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培养各种研究人才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案或结论。创新思维能力的结果具有新颖性,它通过富有新意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观点见解,或者做出了新的产品。当然,这种新颖性在程度上可以有所不同,它可能发生在原有的概念框架之中,是对原来的概念、规则的重新组织;也可能是超越原来的框架,提出全新的观念。而这种新颖性可能是对人类文化来说的,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创新,也可能只是对学习者本人来说具有新意,是对他自己的超越。另外,创新思维能力的结果应该是有价值的,不是亳无意义的新奇。” [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300页] “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在新事物面前有应对的能力,体现为善于思考,能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要求学生能开放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从而能正确做出判断,迅速果断地做出决策。创新思维活动要有科学性开放性和多向性,能够开启智慧,挖掘深层信息,创造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建国,《谈初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中学数学教育》,2005年第12期参考文献1、吴宪芳,《中学数学教育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06页2、赵光千 《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数学》,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39页3、唐晓杰等《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41页]“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反省的、监控性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明显,思维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活动的预计性、主动性也相对增强。并且思维能跳出旧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