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36
成功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学艺术——谈谈小学语文课的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按照大纲的要求,培养这三种能力并不简单。老师如何成功落实教学目标呢?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一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是工具,灵活使用工具,方能掌握工具。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狠抓作文破难关——体现自主性,追求多样化。“两紧”——紧密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多读课外书,多写日记和心理说明书。改革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艺术 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按照大纲的要求,培养这三种能力并不简单。老师如何成功落实教学目标呢?在邯郸市实验小学任教的同行闫秀红有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在这里谈些许体会作一交流。 小学教育之所以重要,我理解,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教育过程。我们在这里引用西方哲人罗曼·罗兰的名言:“生命就像一粒种子,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地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命孕育需要整整一辈子。”对于每一个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命起点就是小学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的路径千万条,但离不开“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1、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过来形成了这样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是过汉语拼音关。新学期伊始,我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默(默写生字)。经过一段独立性学习。学生完全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