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204
浅谈如何通过活动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坚红老师《让它落得慢一点》的课堂实录的学习心得和一些感受,并且结合传统教学的误区和一些问题,就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及如何通过活动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阐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 要素 策略 有幸观摩学习到一堂三年级科学教学课堂实录片段,设计并执教者为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的曹坚红老师,课题是《让它落得慢一点》。笔者通过观摩学习感触颇深,现就曹老师授课内容和过程就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和认识。 一、高效课堂构建的要素 在活动课教学中,必须贯彻主体教育思想,以生为本,才能实现活动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那么高效课堂构建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笔者以为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在做中学 在做中学,体现为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领悟知识,最后顺利落实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把学科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能深化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提高方面,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 2、学生是学习主体 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活动课教学中,必须贯彻主体教育思想,以生为本,才能实现活动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尤为重要,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 二、传统教学的误区和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构建,就是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展知识,培养能力以及一种生命和情感的体验过程。 (一)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教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没有明确,缺乏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二)教学方式陈旧 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以消极灌输为主,以教代学,把学生当作知识和思想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丧失了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制约了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的只是如何教会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如何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学会如何学习;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体验和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曹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示范课。就我们普通教师而言,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如曹老师的课堂实录所展示的那样,笔者觉得我们还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一)以学生活动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益1、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定义。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知识和思想的消极接受器;是学习的主人,不是学习的奴隶;是活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