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670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摘要】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我通过以下环节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一)创设感恩的环境与氛围,(二)认知恩惠来源,(三)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四)感恩行为需要训练,(五)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强调感恩教育的引导者、接受者要多元化。【关键词】感恩意识 感恩行为 培养策略 广州市少年宫和《都市人·成长》杂志公布了“关于家长和孩子对感恩的理解”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8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全家人都围着他转,他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是孩子不感恩,而是我们没有引导他学会感恩,是我们埋没了孩子的天性。”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浅析 学生们不懂得感恩根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思想教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禁锢着许多父母,“书中只有黄金屋”的封建意识仍浸染着许多家长,他们的教育理念还是分数决定一切,只看孩子得考试成绩,漠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和言行的不正确。每逢孩子得意洋洋地把得A的成绩通知书递到面前时,父母心花怒放,不管怎么做得试卷,都要给孩子买这买那,用物质激励孩子再创辉煌,有的承诺“孩子年终成绩优异,要带着她(他)旅游”,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还来孩子的用功读书,殊不知孩子们根本不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怎能谈得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2、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亵渎 现在许多孩子受到社会上追求奢侈、虚荣和攀比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之间盲目攀比,比吃、比穿,认为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因而不顾家庭情况如何,穿要名牌,吃要时尚,文具要赶潮流,手中要拿名牌手机、照相机,如果家长无法满足其舒适的生活要求时,他们埋怨父母没有本事,以“不去上学”、“不做作业”要挟父母。有的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做出一些违法的事,给家人、老师造成痛苦和精神的打击。 3、学校教育缺乏一定的感恩引导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而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对孩子感恩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