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2811
“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初探【摘 要】学生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需要有一个科学而高效的训练过程,能否恰当地组织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从理论到实践都进入了写作的“自由王国”。叶圣陶在六十年代初就提倡“教师下水”,“经常动笔,勤写多作”,“深知作文的甘苦”,以给学生“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经验”。教师勤于“下水”,并用自己写的文章和写文章的体会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是掌握作文教学主动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实践
学生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需要有一个科学而高效的训练过程,能否恰当地组织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从理论到实践都进入了写作的“自由王国”。叶圣陶老先生在六十年代初就提倡“教师下水”,“经常动笔,勤写多作”,“深知作文的甘苦”,以给学生“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经验”。从2010年下半年起,我们进行了“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的定义 习作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前“下水式”写范文,并用自己的习作和写习作的体会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从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掌握作文教学主动权。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作文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 二、“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的意义 关于教师动手写“下水文”、“范文引路的意义,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加透彻,指导就会更加切实,批改夹回更加恰当。 我们认为,“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有以下价值: 1、教师亲自体验,品尝学生写作的甘苦; 2、为学生习作提供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写作; 4、锻炼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三、使用的“范文引路式”作文教学主要方法 (一)引路式“下水” 引路式“下水”作文指导,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达到作文中的某项要求,或为了帮助学生借鉴课文范本写法而“下水”作文,并把其中的体验、方法教给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习作的要求,掌握作文的方法。 常用的引路式“下水”指导法有以下几种。 1、将教师学习范文的体验交流给学生 范文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方法和技巧的范本,习作前,教师可围绕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课文,并把自己理解的感受有重点地介绍给学生。 2、将教师观察生活的体验交流给学生 如指导写反映学生生活的作文时,教师把平时观察到的,如机灵、好学、忠厚、调皮、偷懒等不同特点的人和自己的体会介绍给学生,使他们懂得写人要反映不同的个性特点,准确把握个性特点需要在平时生活中认真观察和不断积累。这样,作文才能做到内容具体、生动形象。 3、将教师确定中心的体验交流给学生 同一个作文题目,可以确定不同的中心。教师有了事先“下水”的经验,在指导学生确定中心时就能因材而异,有条不紊。如写《我们的校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确定“表现校园美丽”、“反映校园变化”、“展望美好未来”、“赞扬同学勤学苦练”等多项可供选择的中心。这样给学生介绍,可以开拓他们写作的思路。 4、将教师解决难点的体会交流给学生 如习作时要求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师先说清“特点”的含义,然后宣读“下水文”,结合文章讲解自己“抓住特点”的体验和方法,再让学生按照这个方法进行选材、构思、作文。 (二)示范式“下水” 示范式“下水”是指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没有达到某项要求的问题而写的“下水文”片段,给学生作示范,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引导他们对照自己习作进一步修改。示范式“下水”可以给学生提供写的范例,教给写的方法开拓写的思路,在纠正习作毛病中提高作文水平。如写《记一次田径运动会》,学生初稿中共同的毛病是写比赛场面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在讲评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示范“下水”,指导学生修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