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903
探寻农村孩子的习作之路[摘要]目前,农村孩子普遍的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农村教师也怕教作文,教不好作文。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没有什么事情可写,即使有,也是半真半假;为了写而写,写不出新意,按套路写”。 笔者将从农村乡土资源出发,引导学生绘家乡景之美、描家乡物之丰、写家乡事之奇、赞家乡人之勤、感家乡情之浓、叹家乡变之快几个方面,让孩子从身边所熟悉的乡土资源出发,搜集、开发、利用孩子身边生成的、有价值的乡土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题材资源,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努力探寻出一条属于农村孩子所特有的习作之路。[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 新 意 习作能力目前,农村孩子还是普遍的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农村教师也怕教作文,教不好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没有什么事情可写,即使有,也是半真半假;为了写而写,写不出新意,按套路写”是其根本原因。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广阔的农村蕴藏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千百年的乡土文化、乡土风情,有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成群的鸡鸭鹅,又肥又壮的牛和羊;高楼一幢幢,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大片大片的庄稼绿油油……这天然的动物园、植物园,不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吗?养鸡喂鸭、种菜锄草、钓鱼捕蝉,这生趣盎然的生活体验,城市孩子怎能有呢?你帮我割稻,我为你插秧,你尝我的甜粥来我品你的糕点……农家的淳朴善良,好不叫人动情?为致富,村干部群思集谋、四处奔走,使改革春风吹遍乡村,让镇里面貌焕然一新,这可是尽人皆知的呀!而那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婚丧喜事,更容易让人窥见人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