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286
以激励进取的评价促进学生乐学[摘 要]现代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乐趣,关键在于教师阶段性目标的设置和评价。小学阶段的评价淡化分数意识,实施无劣评价,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尝试个性评价,用成长袋和成长诗篇记录学生进步的脚印,达到激励学生“努力——成功——再努力——再成功”的目的,使学生乐于学习。[关键词]乐学 评价 激励 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曾在《论语,庸也》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治学理论,这种思想在现代教育中,更是得到人们的推崇,专家学者们在努力地探寻让学生乐于学习的途径,以期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认为乐学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儿童愉悦活泼、主动地得到最优发展。它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点:①“愉悦活泼”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满意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②“主动”即确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③“最优发展”,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可达性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讲,乐学与否尤其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其小学阶段的学习甚至是更长远的将来。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尚未能形成成熟的自我意识,因此其对自己的认识一般是通过他人和同辈团体的评价间接地完成和实现的。因此,能不能使其乐学,关键就在与如何让小学生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而这是以学校和老师所给予的积极评价为前提的。锡师附小在八十年代初就秉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办学理念,历经二十余载,试图通过考试和评价来激励和鞭策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形成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肯定性判断,并在反复强化中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之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