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234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但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还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 教学方法 一、研究的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规定: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上述目标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信息:1、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为首要目标。2、识字的要求与以往有所不同,要求多识少写。3、强调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对于这一年龄层次的孩子来说,完成如此数量的识字任务,不免觉得负重。其一,对于刚刚跨入小学的学生,因为学习特点的巨大变化,不少孩子难以一下子适应。其二,就识字来说,一是识字量多,识字任务重,他们几乎每天都必须完成识字任务,毫无变通余地,二是要求高,学过的生字大都得会读、会写、会用。第三,为使所有学生过好识字关,老师和家长采取检查监督和奖惩措施,以防学生偷懒、掉队。实际上,这些都给一年级小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最关键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更是枯燥难捱。日复一日,学生常会产生厌学情绪,把识字当成苦事。同时在新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几组矛盾:1.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2.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学生识字难度大,记得快,忘得也快。3.识字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因此研究如何优化识字教学结构,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识字,是当前识字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