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704
新旧科学课程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评价观辨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全面实施已有四年,有人认为它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有人则认为它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罢了。我作为一名科学学科教师以《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提高科学教学效益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开展课改实践研究,努力在学习中提升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深深地体悟到:辨析,是对小学科学新课标领悟和贯彻地一种归结。一、新旧科学课程的知识观辨析。 众所周知,传统科学教育重点考查知识结论的掌握情况,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知识为本”、“注重知识的传授”是其重要特征。这样,容易使教师更多地关注知识结论,轻视接受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容易使教师不由自主地“抱着孩子过河”,热衷于“掰开来揉碎喂给学生”。从而,确保教学按老师设计好的程序亦步亦趋地顺利进行,确保完成教学任务(这里主要是知识结论方面的任务)。于是,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甚至在评优课上,追求教学过程外表的精细(这样的“精细”导致学生的活动处于教师各种手段的严密控制之下),;忽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追求用现代教学手段点缀“门面”,忽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追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知识结论的成功形成,忽视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的磨练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如此,我们会只看重每节课的“碎金屑玉”,但将使学生丧失“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得到的将是僵死的、很快就会过时的、甚至是无用的知识结论,而失去的却是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敢于向困难向未知挑战的勇气和毅力,以及看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