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171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当前小学课业考评的现状分析,我们尚未真正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而这又是制约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结合我们的实践研究,本文拟从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思考及实践操作两个层次进行系统阐述,旨在深入总结我校的经验和做法,以期继续推进评价这一探索性工作。【关键词】 学生 发展性评价 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意义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评价是针对现行评价存在的弊端并为解决这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与以往的评价相比,以往的评价过份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以往的评价注重的是一次性的路线性评价,而发展性评价关注的是多次性形成性评价。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以综合发挥教育评价的多种功能,运用多种科学的评价手段,诊断出事物发展中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励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改进自己、完善自己、扬长补短,然后使学生智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二、学生课业评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过分强调评价的终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这种功能上的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评价导向性与积极性的发挥,也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与发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