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146
谈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教育具有对话性,教育即对话。 在充满智慧火花碰撞的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师更要充当智者的角色,在课堂上策划、制造对话机会,引导、实施对话过程,及时掌握对话方向。本文就向大家阐述了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自身作用。 [关键词] 对话教学 教师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育即对话。《语文课程标准》也引进了“对话理论”,指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对话教学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的过程。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民主的,双向交流的。在对话中,体现出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在充满智慧火花碰撞的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师更要充当智者的角色,在课堂上策划、制造对话机会,引导、实施对话过程,及时掌握对话方向。这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又一个问题,即如何在教学中极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使学生在悄无声息中学习语文,掌握语言。 一、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创设平等的氛围。 只有建立在平等、关爱、谦恭、信任的基础上,双方才能真正地进行对话。反之,没有平等与信任,就没有对话,这也是对话教学的民主平等性原则。 叶圣陶老先生分析,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有诸多弊端,其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其二是学生可能很习惯教师讲,从而被动学习,变得离不开教师了。久而久之,学习就变成了十分痛苦的事。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言堂,被称为“传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