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417
浅谈班级规则建立与维护
【摘 要】班级规则的订立是学生权利的体现,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工作正常进行。因此班级规则的制定很重要。本文就如何制定班级规则提出观点,首先,确定规则制订者是老师和学生,因此需要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撰写的班级规则必须遵循简单、准确、正面引导的特点。班级的规则要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形成一种内在的班级文化,变成人人都能自觉遵守的行为,把规则变成班级中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从而在现实中弱化班级规则的约束,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达到班级规则建立与维护的最终目的。【关键词】班级规则 制定 内化 班级文化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一个组织要想正常地运转都得有他的规则,班级规则的建立是保证班级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规则是一种指引或约束,班级规则是班级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是班级秩序和效益的基本行为要求准则。订立班级规则的目的,是要班级生活得以顺利进行,使学生享有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班级生活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班级成员行为的,使班级成员明了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班级成员的行为符合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认可、肯定与赞扬;如果偏离或破坏了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否定与批评,并依据班级规则而加以纠正。实践证明,及时而适宜地将一般性的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班级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可以避免班级混乱、维持班级良好的秩序;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班级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班级秩序,就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时间的无益消耗和违规行为的产生。 一、班级规则的制定 班级规则的内容,一般来说应包括学习制度、纪律制度、卫生制度、集体活动制度和财产制度等。学习制度包括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学生预习和复习、练习及作业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和规定。纪律制度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卫生要求。包括个人卫生、班级卫生、作息制度三个方面。集体活动制度是班级参加集体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财产管理制度是学生使用学校的公共财产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损坏公物后的处罚措施。以上这些制度不是相对孤立的,在制定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班级体的总目标,要做到各项制度互相协调一致。 1、班级规则的制定者应该是教师和学生 班级规则的订立是用来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老师正常工作的权利,因此班级规则的制定者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生的班级生活是在两种主要的张力中进行的,一是以为满足个体多样性需要而展开的自主交往、选择等;另一是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必然会以正式组织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遵守团体规范的要求。规则的产生,要求制定者进行理性思考和讨论,既要符合社会提倡的价值需求,又要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从教师角度看,为确保班级教育目标的达成,维护班级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和运转,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