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877
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作文素养——浅谈提高小学生作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这是现在语文教育的一大难题。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既要注重生活积累,又要注重表达形式的训练,要内容形式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可以采取诸多策略,如:挖掘文本资源、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本土资源等各个方面。关键词: 课程资源 作文素养 教学策略 “素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平日的修养。那么什么是“作文素养”?就是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语言积累、观察生活,根据日常生活、自我的需要进行恰当书面表达的一种修养。 但是小学生的作文素养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学生观察生活不仔细,缺少生活积累,无内容可写。二、有内容可写,但往往雷同,无法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总的来说,要从以上两个症结入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注重生活积累。叶圣陶先生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①“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②这充分说明了作文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最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语言章法、规范,能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我国心理学专家林传鼎教授说过:“一个人脑子里装有某些知识是一回事,但当这些知识为他所需要的时候能否加以利用是另一回事。”③同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生活、积累生活是一回事,而学生要把感知的生活、积累的生活用恰当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既要注重生活积累,又要注重表达形式的训练,要内容形式统一,两者不可偏废。 以下就是本人在“内容形式”统一中,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挖掘文本资源。 在大力提倡自主作文的今天,我倡导让学生学习一定的作文章法似乎与作文发展新趋势背道而驰。其实不然,一篇生动感人的好文章,肯定是表达流畅,用词准确而丰富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作文的章法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并且应该隐含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 我们的文本含有丰富的信息,大多是经典美文,是学生习作的范文,为学生学习作文章法提供了范例。为此,教师要多方联系、系统思考,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有利于学生学习作文章法的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作文章法的训练。 (一)、转换语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