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5110
网络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对策分析 【摘要】网络为人们交流,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法律的不完善,网络对小学生成长也有消极影响。本文讨论了可能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网络基础建设,完善校园网站,创办优质青少年网站。同时,加快立法进程,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的健康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关键词】学校 教师 网络教育 道德 信息素养 策略 一、前言 网络是二十世纪最深入人心,传播最广的伟大创造,它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世界缩小到世界村,人们远在天边,却可以像近在咫尺一样,讨论,交流,甚至开会。而且,它带给人们无法估量的信息量。因而,网络发展极为迅速,九十年代中期,全世界只有22个国家有网络,而到1999年末已发展到217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以来,网络在我国快速发展,据中国网的调查报告,截止2004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网站数量达到66.9万[2中国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已经超过了许多互联网发达地区的网民平均上网时间。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经过近年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深入我国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作为社会最活跃的青少年群体,网络的使用情况更是发展迅速。据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2004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小学生上网人数占小学生的25.8%[3、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巩义网络警察],近年应有更大增长。同时,也有不少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建立了较完整的学校站点,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