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725
浅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差错的自我矫正策略[摘 要] 布鲁纳说过:“孩子们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生错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技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差错”之中隐藏的教育价值,通过指导,矫正学生的差错。一般来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有:1、知觉的分化水平差2、思维受到强信息干扰3、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4.某些生活用语对数学概念的干扰,我们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差错加以矫正,要引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出现差错时,分析产生原因,并选用有针对性的方法纠正差错。学生学习差错矫正过程一般要经过一找(判断差错在哪里)、二分析(产生原因及差错类型)、三订正(用合适的方法矫正差错)这三步。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为宗旨,不怕麻烦,乐于奉献,把我们对学生的服务真正地体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中。[关键词]差错原因 自我矫正 学习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在作业中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对于学生的学习或作业中的差错,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去冷静分析,科学地区别对待。 从我的观察和调查来讲,目前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结果的好坏,大多数是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的,而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它大多表现在找不到差错处或不知用什么方法来纠正,所以在矫正差错时带有盲从与被动。从我们教师方面来说,认为,有些差错学生是不应该发生的。对此现象,一些教师不加分析,常常统统简单地归结为“粗心”。教师在批改作业中责问学生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粗心?”其实在这里,是教师“粗心”了。教师长时间用这种“粗心”态度对待学生的学生“粗心”,而拿不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结果是导致学生的作业差错屡教不改,影响了后续学学习,而教师忙于“救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地钻研教材与分析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最终自然会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生学习中产生差错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