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303
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克服方法〔摘要〕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人人都有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自卑是影响大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天敌。长期自卑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自卑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体自身因素等方面。克服自卑心理的方式是找他人求助和自我调控。其中自我调控的方法主要有:自我认知、补偿表现、宣泄运动及自我暗示等。〔关键词〕自卑心理 影响因素 克服方法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有26%左右的人存在心理障碍,目前,因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远远高于其他疾病。而在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强烈的自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现象比较突出。 笔者在2006年对内蒙古地区新生3000人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的人数较之上年高出5.9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对该问卷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选择者也由0.6%上升到1.05%;选择第38题《缺乏自信心》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37.96%;选择第44题《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23.27%。这几个选项均反映出当前在大学生中所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一般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自卑心理能导致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即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的生理状态。(亚健康是因患者“自感不爽,检查无病”,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而得此名,亦称第三状态。)个别情况还可能导致轻生念头出现等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