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4160
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 要]: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关键词]:良好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思想品德教育 心灵的塑造
引 言: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所谓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综合体。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心理品质上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两大系列,但就心理素质而言,主要是指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