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数:3989
试论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摘 要]本文在界定心理教育和德育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的问题,并就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共性和区别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引出解决问题的指导理论,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关键词]心理教育 德育 共性 区别 措施 一、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基本概念 心理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具有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 二、目前心理教育与德育存在的误区 近几年来,我们逐步体会到,德育要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心理教育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心理问题德育化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混为一谈,没有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活水平较低,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很少会去关注心理等高层次的需要,遇到了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容易将之理解为品德问题,简单地认为通过说服教育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