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4669
家庭互动开启幼儿教育新天地[摘 要]小型家庭的独门独户,就像关着门自我学习成长的一个小国家;家庭与家庭间的互动交流,就像对外开放,互相往来贸易、发展中的国家。前者,是我们可想而知的,七十年代的中国,十年文革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后者,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是我们未知的,但它的前提应该是有帮助的。如果将一些玩具、书籍、优秀恰当的家庭经验,拿来共享,那么家庭教育将会受益匪浅。家庭组的互动不但可以开启幼儿的新天地,更可以开启幼儿教育的新天地和幼儿教育的发展。班中有五个孩子,同在一个乡镇,由于路途较远,所以选择了五对父母每天轮流接送,就是他们给了我启示。他们身上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影响。一个孩子身上出现的小习惯,或是某一种状态,经常会被影响到其他四个孩子身上。这让我产生一种设想:能否将这种不良习惯或嗜好的影响改为一种好的影响?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应该被更加重视,然而家长们缺少交流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家庭互动组的成立,让家庭教育资源共享,让家长了解各种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的潜在性。为每个家庭互动组的家庭带来了帮助,也为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资源,最终达成教育的一致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关键词] 家庭互动 影响 资源共享 帮助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纵向看: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环境条件创设等有变化;从横向看:各家庭间的差距日益扩大,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各家庭教育特色、家庭结构各不相同。把不同的家庭组合在一起,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推动更多的家庭教育向前迈进。在幼儿园教育的辅助下,让孩子有更新的天地,挖掘隐藏的潜能。互相推动、互相影响,让每个家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帮助更多的孩子。 一、开展家庭互动组的缘由(环境,让家庭互动组成为可能)1、家庭环境急需家庭教育的变化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上升,家长对孩子的呵护一度变化,更多转为过分溺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家庭教育不重视,没有适合的环境锻炼;隔代教育,家庭教育不一致,更是害了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手能力差,身体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的不良习惯缺乏正确的引导、及时的纠正。各种能力长期得不到锻炼,就会退化不见。忽视体育运动和精细动作的训练;忽视对孩子“静”和“净”的训练;给了孩子过多的玩具和书籍;在无意中强化孩子的弱点;教育内容过于复杂,而拘泥形式,语言过于成人化,无法吸引孩子。孩子缺乏鼓励,没有判定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就开始着手纠正。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和环境,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尝试成立家庭互动小组,多种资源共享,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 2、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每个家庭都会有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家庭环境,而孩子本身的潜能也各不相同。如果每个家长都能发现并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价值,那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例如:某些家长比较重视言传身教,凡事都会有条不紊的给孩子讲道理,说明其原因;有些家长会比较重视孩子的技能技巧,四处奔波不断为孩子寻找更多好的培训技能的学校学习;有些会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训练孩子的语言;还有家长会不间断的让孩子听音乐,刺激孩子的听觉……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做一个规划、审视和交流,取长补短,找到更适合孩子适合家庭特色的教育方法。互帮互助,让更多的资源共享,将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