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苍凉的末世才女——张爱玲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苍凉的末世才女——张爱玲此恨绵绵无绝期
苍凉的末世才女-张爱玲
题记: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爱》
张爱玲,挣扎在滚滚红尘中,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上海女作家,她出身贵族,却如同所有平常女子一样堕入凡间,她用她的一身演绎了一段传奇,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爱与恨的故事!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她笔下的人物虽然经历各异,但无不演出了一幕幕生存悲剧。她最注重的是女性人物,她笔下的女人们因袭了女性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地挣扎、堕落,无论怎么样都没有出路。她的作品中写爱情,但不是那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结局是花好月圆、洞房花烛的恋爱故事,而是一种哀情,一种不健全、不完满、不正常、不幸的爱情。
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飞扬与热闹是短暂,苍凉是永恒。后来她远走美国,数十年离群索居,发表的作品也很少,也许活得安稳静好,却也一直和包围她的苍凉共存。张爱玲自己也承认,她最常用的字应该是苍凉: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飞扬与热闹是短暂,苍凉是永恒。
你说你不喜欢张爱玲的“苍凉”。但我认为正是她的“苍凉”才是她更胜王按忆一畴的地方。她对于人生存困境的理解的深刻,对于人性的挖掘的深刻,都达到很高的造诣。她的苍凉带有她人生经历的沉积和理解,“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她一生内心的期盼但有不能实现的誓言,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苍凉!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僚家庭,她的祖父张佩伦是满清大臣,清流派名士,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他的父母在文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修养。可惜张爱玲来得太晚了,家族的显赫、繁华已成为过去。她只看到了一个灰暗的、巨大而有虚浮的王朝背影。“热闹已经过去了,没有我的份啦,哇——”年幼的张爱玲曾在一个大年初一从逐渐稀疏的鞭炮声中惊醒过来,又哭又闹,“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童言无忌,一语成谶。辛亥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也改变了张氏家族的命运。张爱玲没有赶上显赫、繁华的热闹,却赶上了父母无休止的争吵、离异的“热闹”。父母终于离异。母亲出了国,父亲又结了婚,张爱玲有了继母。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惹恼了继母,随之遭到了父亲的毒打,然后把她监禁在一间房子里。她感到这座生她的房子“忽然变得生疏了”。她从“蓝色的月光中读到了静静的杀机”,“觉得数星期之间已经老了许多年”。她渴望“有个炸弹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并且在漫长的监禁生活中,有半年多害着沉重的痢疾,由于父亲不给看病,她差一点死去。她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也不知道现在是哪一朝哪一代,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吗?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由于跟父亲、继母的冲突,她选择一次机会逃出了父亲的家,也逃离了旧式家庭的生活方式。比较而言,母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是张爱玲喜欢和向往的,她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向母亲的怀抱,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她想要的,但由于从小的隔膜以及性格、价值观念的差异等原因,她的母亲却给张爱玲带来了深深的打击和伤害。女儿不是母亲希望的女儿,母亲也不再是女儿渴望的母亲,“仰脸向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这是张爱玲逃离父亲,又失望于母亲的最后感受。“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少女的精神世界充满荒凉和无奈。
张爱玲的苍凉,不仅来自于家庭的挤压,而且还来自于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黑暗的社会。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社稷飘零、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的社会,隆重的战争阴影笼罩着人们。张爱玲经历过战争的大轰炸,在恐怖战争中的这种经历,强化着她的世事无常的生命意识,强化着她人生虚无的荒凉感,在战争的灾难面前,人类的文明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毫无意义!在这里,她所经历的怪异之情感已非恐惧所能涵盖的质素,而已是恐惧之极归于平淡,以一种濒死的冷静关照着乱世中的苍凉,从而使荒凉情感染上丰厚的色调与内涵。
张爱玲中学时期的国文老师汪宏声先生对她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说:“爱玲因了家庭的不幸,使她成为一个十分沉默的人,不说话、懒惰、不交朋友、不活动、精神长期萎靡不振。”这就难怪熟悉张爱玲的人都认为她性情怪僻、傲然自负,甚至有几分自私与冷漠。“她以一身旗袍穿出了国民女子的华丽与妖艳,而且将意识形态的坚冰也融化了。”胡兰成在他的《论张爱玲》中这样评价她:“和她相处,总觉得她是贵族。其实她是清苦到自己上街卖小菜。然而站在她跟前,就是最豪华的人也会感受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不过是暴发户。这绝不是因为她有着传统的贵族的血液,却是她的放恣的才华与爱悦自己,作为她的这种贵族气氛的。”正是这种贵族之气,养育了她坚忍不拔和桀骜不驯的个性,她要去争取,要去抗争,要去反叛。正是她的这种个性,才导致了和时代不合拍的一种人生的荒凉意味。张爱玲的苍凉体现在她的作品中:
《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为了完成学业而投靠姑母梁太太。梁太太是一个“关起门来的小型慈禧太后”,葛薇龙就在梁家“绿幽幽的冷酷而淫荡的世界中堕落下去”,“不是为乔琪弄钱,就是为梁太太弄人”。尽管葛薇龙知道自己越陷越深,未来是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惧,但却无力自拔,挡不住“黑暗”的腐蚀和诱惑,终于灵魂堕入了深渊,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交际花。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出身于破落旧家庭,离婚后回娘家,在娘家却难以立足。为了出口气,她寻找新的归宿,以自己的漂亮和名誉做赌注,把寻找经济靠山作为择爱的标准和目的。她与华侨富商子弟、假洋鬼子范柳原邂逅而坠入情网。范柳原是一个饱经世故、精明狡猾的老留学生。他的目的是在不损失自己“自由”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情妇,并不是想要一个妻子和承担起丈夫的责任。白流苏则希望凭借这个华侨富商的财源确保富足的物质生活,组成可靠的小家庭。在他们的交往中,白流苏步步设防,一点也不肯失陷了自己,最终却不得不甘认失败,牺牲了淑女的身份和三十岁青春,不惜当情妇而由沪入港投入范的怀抱。但白流苏是幸运的,香港陷落成全了她,使她成了范柳原“合法的妻”。但这只是偶然,张爱玲笔下女人的必然出路却是像《连环套》中的霓喜那样。被抛弃是霓喜一生感情支离破碎的源头,而她的性格与为人处事又使被抛弃成了她的宿命。她多个男人同居,“她要男人的爱,同时也要安全”,她千方百计想成为对方合法的妻子,为此她一次次算计、挣扎,最终却每每人财两空。
在《传奇》扉页上作者这样写道:“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传奇》中的苍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普通人身上寻找苍凉。所谓“普通人”,就是那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没有脱俗的思想,没有过人的理性,没有超人的毅力,没有超凡的美德。他们只不过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好与坏都被性格的平庸限制着,干不出惊人的事情,只配领略平俗的生活。惟其普通,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人性在张爱玲看来才带有普遍的意味,在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才可以咀嚼出浓稠的人生况味,窥探人生的苍凉本相。
其二,在传奇的故事中寻找苍凉。王德威曾说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她炮制的一篇现代鬼话,唐文标也指出《沉香屑 第一炉香》根本是个鬼话。当然他们这里说的鬼话,主要还是指一些普通人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所为的有悖常理的言行。然而就是这些言行,往往会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恐惧。朱光潜认为产生这种恐惧,不是某个人在现实中觉得危险迫近时的那种恐惧,而是“在压倒一切的命运的力量之前,我们那种自觉无力和渺小的感觉”①。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心理所感受到的怪异,正是对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之审美观照中产生的。这种不可知的力量以玄妙不可避免的方式操纵着人们的命运。张爱玲极力渲染人物心理这种不可捉摸的怪异之感,以此来刺激人们的灵魂,从而得到一种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苍凉美感。
张的小说大多都苍凉寂清,人物命运总是不自觉地走向悲剧。《半生缘》的世钧和曼桢,《沉香屑•第一炷香》的葛薇龙,《金锁记》的长安……基本都是一场生命的悲剧,面对无边的生命旷野,每个人都体验着人生的虚无和存在之荒诞,他们努力地改变个人生活和命运,同时也迅速地把自己推向生活和生命的绝境,他们越努力,悲剧便来得越彻底。这不仅是现实的偶然性,也是偶然性背后人性的脆弱,人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人的一生便在这种挣扎中结束。张爱玲对于悲凉的审美追求及人生体验使她对人性恶有了一般人所难以觉察的感悟:“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几百年的书—都是人的故事,可是没有人的气味……人生往往是如此——不彻底。”
总想起,广阔的沙滩,潮涨潮落,剩下水边寂寂的清冷;或者是喧嚣的戏院,独立一隅的佳人,身后有无边荒凉清冷的幕布做背景。那里有张爱玲的气质和文字。时代的动荡,城市的起落,人民生活的变化,就像一个清醒而冷静的观众,把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铭记心里,付诸笔端。因为疏离的缘故,她冷淡清醒;同时也因为清醒的缘故,她苍凉依旧。
上一篇
:
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略论网络文学
下一篇
:
《孔雀东南飞》的叙事艺术
Tags:
苍凉
末世
才女
张爱玲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