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中文系文学论文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简析
本论文在
中文系文学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的作用简析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要研究红楼梦,就必须要了解这一人物形象,把握好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一人物?她在作品中的作用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1、“情”与“理”
2、艺术形象
3、美学观念
悠悠岁月 ,无尽春秋。《红楼梦》一书面世已数百载矣。而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超然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境界,直叫古今人士为之叹绝。薛宝钗,这个故事中极其重要的人物形象,也以其清纯和端方,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读书之余,人们却又深思: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薛宝钗?作者的用心何在?
的确,作者在安排这一主要人物时是有深刻的主旨和用意的。
其一,薛宝钗人物的艺术形象,首先是以宝黛爱情悲剧的插足者身份出现的。这也认证了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一种“情”与“理”的矛盾。①
作者在作品中极力描写了宝黛之间纯真的爱情,热情讴歌了宝黛二人那种张扬个性,追求真我和崇尚自由的封建叛逆精神。同时也无情抨击了顽固的封建势力对二者爱情的残酷迫害。而在其间,假若没有薛宝钗这样一位人物形象的制约、烘托与映衬,单以林黛玉的容貌、身份地位和才智识,要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便会是顺理成章之事,便无从达到作者抨击封建制度的写作目的,无从揭露封建礼教那肮脏、罪恶的灵魂,唯是有一个在德才智识上与黛玉相媲相衡,而在为人处世中又与黛玉的“情”相悖相违的“理”的人物出现,才能完好的达到作者写作的目的。而这一人物,便是薛宝钗。在作品中,林与薛二者形成一种鲜明的“情”与“理”的对比:宝钗入世而黛玉避世;宝钗进取而黛玉颓唐;宝钗宽容而黛玉刻薄;宝钗自制而黛玉任性。宝钗此一人物形象与黛玉在作品中此长彼消,相抗相衡,使二者在作品中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从而“痛快淋漓地撕烂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嘴脸”,完成作品创作的主旨,因此,宝钗这一艺术形象,作者是用来制约和映衬黛玉的,她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插足者. 宝钗对黛玉的插足者身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
第一、在容貌上;在容貌上,宝钗比黛玉更美丽。书中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甥宝钗对黛玉的威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第一、在容貌上;在容貌上,宝钗比黛玉更美丽。书中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甥贾母惜孤女》,黛玉始出场,作者便不遗余力地描绘了这位女主人公的美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宝钗呢?她在作品第五回中出场。作者只有了廖廖数笔,便完全抹煞了黛玉身上的光辉:“今忽来了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事实上,她“脸若银盘,眼同杏水,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确是无人能及。
第二、她的金锁。这是她对黛玉的又一威胁。在《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识通灵》一回,宝钗主动问起宝玉身上的玉,其实便是为了印证她身上的金锁,以促成那“金玉良缘”之说。可以说,“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一直是文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第三、在性情上。宝钗的性情比黛玉更柔和。书中“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守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人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与宝钗亲近。”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薛宝钗一开局便以她那温文淑雅的风范吸引了人心,获得了荣国府上上下下诸般人物的尊敬,也对黛玉构成了威胁。书中“黛玉便有些不忿”,一句写尽了黛玉当时的心理。
第四、宝钗对宝玉的感情时有流露,则充分体现了宝钗的插足者身份。宝钗生活的环境,是那种“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是干净”,是地都是污浊的环境。她见惯了那些俗不可耐的男人。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超然逸群的贾宝玉的存在,作为一个怀春少女,能有不爱慕之理。她只是局限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一个女孩儿家本身的矜持,没有过多地表达而已,即便如此,她对宝玉的感情在书中也是偶有流露的。《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识通灵》一回,她曾主动地问起宝玉身上的玉,其实便是想印证她身上的金锁,以促成那“金玉良缘”之说。至于在,《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一回,宝钗在宝玉床前侍坐,不管是有意无意,其实都是她对宝玉的感情潜意识作怪。而宝钗对宝玉情感流露最明显的一回,则是在《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一 回,当时贾宝玉遭其父痛打,遍体鳞伤。宝钗亲自为宝玉送来药丸,当着宝玉的面,丝毫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感情:“‘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痛,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你看,还有什么能让这位矜持的豪门闺秀更能表达自己的心声呢?就连宝玉也感动得发誓要得到所有女人的眼泪。而黛玉似乎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她时时提防,甚且为宝钗而争风吃醋。
宝钗与黛玉在容貌上、才德智识上此长彼消,相促相成,形成了《红楼梦》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最后的结局,也是薛宝钗在封建家长们的一手操纵之下,成就了她那孤灯独对,空房自守的“金玉良缘”,完成了《红楼梦》悲剧意义的情结,达到了作品控诉封建制度丑恶嘴脸的目的。
其二,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极力表达了作者心中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宝钗美,美得几无瑕疵。这不仅是广大读者喜欢她的原因,而且也是作者心中一种理想化了的美,是作者对美的一种渴望。宝钗之美,集中体现了她的容貌美、才识美和德行美。她与黛玉小家碧玉般的美在作品中交相辉映,构成了作品完美的美感。
宝钗的容貌美。作品中,作者极力铺写了这位淑女的青春美貌,她“脸若银盘,眼同杏水,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肌光肤润,晶莹剔透,美貌绝伦。就连脂粉堆中长大的贾宝玉,一次看见她那段雪白的酥臂都心醉神驰。书中,作者以牡丹花许之,说她是“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喻指她为百花之王。这是不为过的。
宝钗之美,集中体现在她的德行美。她花容月貌,更有“停机之德”。“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可叹……”句即意指薛宝钗。停机德一说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书中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便回来了,他妻子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比喻学业中断而前功尽弃的后果,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乐羊子妻是一位典型的贤德之妇。“停机德”是封建统治者对有德行的封建妇女的最高赞誉。作者以停机之德来盛誉宝钗,可见她在德行修养上却实不同一般。
在我国封建社会“德言容功”四德俱全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基本要求,薛宝钗谨守闺训,行事做人完全符合此四德的标准。她品格端方,谨言慎行,举止闲雅,针黹精熟,在她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贞静为主,女工次之,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她虽出名门,家资万贯,但却生活俭朴:“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葱黄结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上去不觉奢华,惟觉淡雅。”她不爱花儿粉儿来打扮自己。衡芜院中,一色玩器全无。睡的是青纱幔帐,被褥也极朴素。摆几个土瓶供几枝菊花,凤姐们送来的古玩摆设一律退回。她克己复礼,孝顺长辈,即使是自己生日他也能体谅老人的心情,点了些老人喜看的热闹戏文和老人爱吃的甜烂食品。
在与周围的姐妹朝夕相处中,她又温文淑雅,豁达开朗,一副长者风范。他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她帮湘云筹划请客赛诗,送燕窝给黛玉补身子,帮妯烟赎回当掉的冬衣,把被兄嫂欺凌的香菱主动要到身边加以保护,为使黛玉免遭谤议而悄悄地提醒。就是对待下人,她也能施小惠而全大体。总总善举,使他在贾府大获人心,湘云恨不能把她当亲姐,黛玉也对她心存感激,前嫌尽释。就连心胸狭窄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
宝钗在生活上的简朴、在为人出世上的豁达,集中展现了她那种雍容华贵、贤淑大方的美丽。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宝钗在性灵上夺目的光辉,使得古今中外人士无不为之倾羡,为之叹止。
除此之外,作者还盛赞了她的才识美。,她博览群书,通晓古今。讽和螃蟹宴,夺魁柳絮词,当宝玉的一字师。这些都体现了她深厚的国学功底。而用六祖惠能的故事启迪宝玉,在大观园为惜春指点国画要领和画法,等等。又体现了她对佛学,绘画和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所以连一向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对她十分地佩服,说她是“无书不晓”.这样,一位聪颖透脱的才女形象便活脱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薛宝钗之美是一种雍容华贵之美、贤淑端方之美、一种聪颖透脱之美。她与黛玉那种天真率真、纯洁无暇之美在书中相托相衬、相融相合,并与书中其她女子之美交相辉映,共同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表达了作者的美学观念。而封建礼教对这些真、善、美的无情摧残,则更突出了它那付“吃人嘴脸”。
其三、作者创作薛宝钗此一人物形象是为了更好地抨击封建礼教对男女青年命运的摧残与迫害。即不管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如林黛玉),还是封建礼教的信奉者(如薛宝钗),她们最终都逃脱不了封建礼教的魔掌,成为封建礼教祭桌上的受害者,摆脱不了那“千红一枯(哭),万艳同杯(悲)”的悲惨命运。
林黛玉天真率直,崇尚“质本洁来还洁出”,怕沾染哪怕是一丁点世俗之气,因而目无下尘。而这种孤高自许的性格虽博得宝玉的亲怜痛惜却很不合时宜,因此她注定了是要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的。
而宝钗呢?薛宝钗是作者集中概括而出的几近完美的一个艺术形象。但艺术毕竟脱离不了现实,薛宝钗几近完美,但她毕竟还是有自己人性上的弱点。
她崇奉封建礼教,留心仕途经济,为此,她常劝说宝玉改旋易辙,搏取功名富贵,重振门庭。为此而引起与宝玉的隔阂,感情日渐疏远,最终酿成一场不幸的婚姻悲剧。
她谨守闺训,克己复礼,入世而不能出世。“女子无才便是德,贞静为主,女工次之,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的思想在她心中始终站住很重的位置。她的贤德,虽然赢得了贾府上下人等的尊敬,但却因为墨守成规而使她的思想显得庸俗,宝玉更是直言不讳,骂她是入了“国贼禄流”之辈。
她崇奉“中庸之道”,做事力求完美,不偏不倚。所以她虽然冷静,但由于“明哲保身”而限制了她能力的发挥。
而正是这方方面面的性格弱点,使得封建礼教以它强大的势力向她袭来之时,她变得麻木不仁,毫无抵抗能力。“骗婚局”中,她明明知道这会极大的伤害黛玉的感情,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不敢作丝毫反抗。在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家长的一手操纵之下,一向谨守闺训的薛宝钗没做任何的争扎与反抗,一任封建家长将骗婚者的嫁衣披到了自己身上,无奈地同演着“调包计”。骗局中,宝痴黛亡,唯有宝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尴尬的角色,清醒地品味着人格和尊严惨遭践踏的痛苦与悲伤。这正是作者呕心沥血数十年所要揭示的那些年轻女子们在封建礼教铁蹄践踏下那“千红一枯(哭),万艳同杯(悲)”的悲惨命运的典型一幕。这场悲剧的造成,宝钗难脱其咎,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当是那残酷、虚伪、愚昧、无知的封建礼教。曹雪芹以他鬼斧神工般的笔墨,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警醒着人们: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他向人们昭示:封建制度必将毁亡,《红楼梦》一页,则是它毁灭前最后的疯狂!。
宝钗的婚姻悲剧,反映的实乃封建社会末期青年男女人生命运的悲剧。它与宝玉的精神悲剧、黛玉的爱情悲剧在作品中交错感应,相激成澜,从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以理杀人”的罪恶,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不人道,谱写了一曲爱情的颂歌、童心的赞歌、青春的悲歌,从而发出了“救救青年”的呼喊。③这,不也正是作者本人的一把“辛酸泪”吗?
注释:①作者:刘宏彬《金陵十二钗中六对人物形象的矛盾组合》第56页《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4期
作者:陈大康 《论贾府经济体系及崩溃》《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3期第215页
③作者:张锦池《论〈红楼梦〉主题思想的多层性》第45页《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3期
上一篇
: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色
下一篇
:
禅学与王维的山水诗
Tags:
宝钗
《红楼梦》
作用
简析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