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
会计论文
金融论文
国际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轻化工程
德语论文
工程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计算科学
电气自动化
历史论文
机械设计
电子通信
英语论文
物流论文
电子商务
法律论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场营销
电视制片管理
材料科学工程
汉语言文学
免费获取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装工程
模具设计
测控专业
工业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应用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
服装设计工程
教育技术学
论文降重
通信工程
电子机电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学
艺术设计
新闻专业
信息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
化学工程工艺
推广赚积分
付款方式
首页
|
毕业论文
|
论文格式
|
个人简历
|
工作总结
|
入党申请书
|
求职信
|
入团申请书
|
工作计划
|
免费论文
|
现成论文
|
论文同学网
|
全站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格式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论文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防治与对策(二)
本论文在
法律论文
栏目,由
论文格式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lwgsw.com
,更多论文,请点
论文格式范文
查看
(三)教育失误
1、首先是学校教育失当。
(1)重智轻德、应试教育导致未成年人道德水平低下、法制意识薄弱。
(2)缺乏适当的心理卫生教育和引导。
(3)学校对后进生、双差生的鄙弃和疏于教育加速了他们走向犯罪的步伐。对这些学生,学校和老师不是耐心细致的帮助教育,而是嫌弃、歧视,以粗暴简单的办法对待,动辄停课、体罚、轰出教室,甚至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将学生推向社会,导致一些学生失去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4)教师素质不高、教学环境恶化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
2、其次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1)父母的不良恶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启蒙老师”。未成年人分辨是非、控制自己的意志能力较弱,如果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的不良恶习或犯罪史,都会给子女以影响。
(2)盲目溺爱或者疏于管教,是促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润滑剂”。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方法不得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父母过分溺爱,使子女在家中处于绝对优越的地位,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一概满足。一旦孩子认为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和过高的物质欲望,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干坏事,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只知道使自己的孩子衣锦食美,却忽视给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食粮,没有履行法定的监护管教子女的义务,不关心孩子的道德培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要;有的家长要不就是娇纵溺爱,要不就是辱骂训斥、拳脚相加,使子女产生反感抵触情绪,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游荡,被坏人拉下水,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过于严厉的家教,是将未成年人推向犯罪的“动力”。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盼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了孩子最起码的游戏、休息自由。一旦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父母不是在尊重子女的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而是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
(4)教育内容单一、父母疏忽大意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父母应该是子女的良师益友,父母不仅应该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品行好坏,还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身体心理变化和精神要求,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性知识的教育。但我国大部分父母自己还对此问题羞于回答,更没有意识到这项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导致教育空白。这与未成年人生理早熟的趋势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非常不适应,外界的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和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和思想。
(5)家庭的破裂或者解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每年百万对的父母离异,更使其子女在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不言而喻。 3、最后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
各方面的教育不能相互协调和配合,造成未成年人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不能游刃有余。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由于在家受溺爱,社会化程度低,缺少实践和锻炼,进入大学后,有的就会感觉不适应,集体生活和与人相处能力欠缺,心理和生理都没成熟,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惟我独尊,忍受不了一点不如意的地方,一受挫折就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做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全社会都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 ,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全社会必须构建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进行综合治理.因此,家庭、学校、政府机构等均应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工作。
(一)家庭教育与防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从小从早抓起,这样就能从小增强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及对外界不良诱惑有较强的抵制力,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因上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诱因,从而体现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大效能。家庭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以防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
(2)家长要注意家庭教养方式。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对子女娇宠溺爱,有的对孩子简单粗暴,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
(3)父母要注意不良行为的影响。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等不良行为,给子女以不良暗示。由于孩子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
学校要担负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的教育活动,如讲座、座谈、培训等,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老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
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建议社会有关部门堵塞工作漏洞,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作用,长期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全面开展“父母与孩子同学法”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三)社会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与义务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综合反映,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既是家庭、学校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各级政府各部门、全社会都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关注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状况,分析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趋利避害,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法学院刘中发《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2、1999年6月28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年5月2日。
4、李翔:“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兼评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之规定”,《刑事司法杂志》2010年第5期。
5、.教育•感化•挽救——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的思考 王比学 崔士鑫 《人民日报》(2010年09月22日第三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全国家长学校实施细则》
8、《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9、《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9日第2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预防
下一篇
:
试论中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
Tags:
未成年人
犯罪
社会
防治
对策
【
收藏
】 【
返回顶部
】
人力资源论文
金融论文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法律论文
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其他论文
保险学免费论文
财政学免费论文
工程管理免费论文
经济学免费论文
市场营销免费论文
投资学免费论文
信息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格式
数学教育论文格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论文
物流论文格式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格式
营销论文格式范文
人力资源论文格式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心理学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中文系文学论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